科图
元代名阔斡秃。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西北那仁宝拉格苏木 (查干敖包) 境。清温达 《亲征平定朔漠方略》 卷22: 清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,亲征准噶尔噶尔丹。四月,“驾次科图”。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3: 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,亲征噶尔丹,“五月遂由科图进逼贼境”。
元代名阔斡秃。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西北那仁宝拉格苏木 (查干敖包) 境。清温达 《亲征平定朔漠方略》 卷22: 清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,亲征准噶尔噶尔丹。四月,“驾次科图”。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3: 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,亲征噶尔丹,“五月遂由科图进逼贼境”。
即灵台。西汉成帝时筑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阿房宫南。本名清台,后改名灵台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5: “汉灵台,在长安西北八里。汉始曰清台,本为候者观阴阳天文之变,更名曰灵台。郭延生《述征记》 曰: ‘长安宫南
北宋置,属大庾县。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。
西晋泰始初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安平县(今河北安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北魏改为博陵郡。西晋置,治安平县(今属河北)。属冀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
元置,属新添葛蛮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福泉市东北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,为台北府治。治所在艋舺 (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)。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后改置台北县。古县名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置,治艋舺(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),为台北府治
明正统十一年(1446)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陇把(今云南陇川县西南二十八里陇把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陇川县,瑞丽市、畹町市及缅甸部分地区。清代属腾越厅,迁治今陇川县治城子镇。1917年改设陇川行政区
在今江苏武进县南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阳湖县图:南有万答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武进县西南有“万答镇”。
在今浙江衢州市西衢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西安县: 通和桥 “在城西朝京门外,万历三十九年创置浮桥,长八十余丈”。
一作长林。即今山东昌邑市南八十里丈岭乡。清乾隆《昌邑县志》卷2有丈岭集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北宋开宝五年(972)降平氏县置,属泌阳县。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。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。面积48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平氏,人口 8550。西汉为平氏县治,北宋开宝五年(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