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泉
在今四川安县南五十四里塔水镇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神泉县: 神泉 “在县西平地。冬夏温沸,气如附子,能愈众疾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83神泉县: 神泉 “按 《郡国志》 云: 县西三十里有泉十四穴,甘香异常,痼疾饮之即痊,故曰神泉。今有祠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2石泉军: 神泉,“ 《图经》 云: 俗以上巳日酌饮,可以愈疾。又名五花泉”。隋唐神泉县以此名。
在今四川安县南五十四里塔水镇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神泉县: 神泉 “在县西平地。冬夏温沸,气如附子,能愈众疾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83神泉县: 神泉 “按 《郡国志》 云: 县西三十里有泉十四穴,甘香异常,痼疾饮之即痊,故曰神泉。今有祠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2石泉军: 神泉,“ 《图经》 云: 俗以上巳日酌饮,可以愈疾。又名五花泉”。隋唐神泉县以此名。
北宋置,属岳池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5广安军:冢宰山“在岳池县东六十里灵溪镇侧”。(1)在浙江省苍南县中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灵溪,人口4
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(达来呼布镇)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甘州删丹县:张掖河“傍河东壖屈曲东北行千里,有宁寇军、故同城守捉也,天宝二载为军”。
在安徽省凤阳县东南部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红心,人口 6400。原为南京至北京驿道站。相传元末红巾军核心部曾驻此,故名红心铺,简称红心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于此置红心驿,设
清初为右部哈萨克属城。即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。嘉庆十四年 (1809) 为浩罕属城。
唐天复元年(901)改衣锦营置,即今浙江临安县城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升为安国衣锦军。
约在今吉林延吉、图们市境。明末属东海虎尔哈部,万历三十九年(1611)为努尔哈赤派兵攻克。约在今吉林省延吉、图们等市境。明末属东海虎尔哈部。万历三十九年(1611年)努尔哈赤派兵攻克此城。
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1上庸县:长罗山“在县北四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竹山县“上庸山”条下:长萝山“以山势延蔓,如垂萝然”。
北宋置,属大邑县。在今四川大邑县西五十里。盛产茶,曰思安茶场。元废。
清乾隆四年 (1739) 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隅新城。1912年改绥远县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城区。清乾隆四年(1739年)于归化城东北筑绥远城,设绥远城厅,为绥远将军
一名八王寺。在清盛京福盛门外,今辽宁沈阳市小北门里路东。努尔哈赤进入盛京(今沈阳)后,其第十三子阿济格被封为郡王,后晋为亲王,在此营建家庙。后又为著名的八王之一,故有“八王寺”之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