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鼓山

石鼓山

①在今山西原平市东。《魏书·尔朱兆传》:北魏建明元年(530),高欢与尔朱兆“斩步蕃于秀容之石鼓山”。

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灵岩山。春秋吴建馆娃宫于此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砚石山“山西有石鼓,亦名石鼓山”。

③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石鼓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泉州永春县有石鼓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《景物下》:石鼓山,“《图经》云,其状如鼓,或鸣则天降霖雨”。

④在今江西浮梁县北。山下为石鼓街。《寰宇记》卷107浮梁县:石鼓山“在县北三十里。有石望之如鼓”。

⑤在今江西宁都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虔化县:金精石鼓山“在县西北一十五里。旁有石鼓山,相对其山,两面悬崖一百余丈。圆如鼓形”。

⑥在今湖北浠水县北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蕲水县“有石鼓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石鼓山“在蕲水县北十里。有巨石如鼓, 扣之有声”。

⑦在今湖南衡阳市城北区湘江与蒸水汇口南侧。以山上有巨石如鼓而得名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有石鼓高六尺,湘水所径,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。罗君章云,扣之声闻数十里。此鼓今无复声。”宋于此建石鼓书院,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。

⑧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石鼓山“在阳安县东北十里。《旧经》云:昔蜀将许都军平定羌戎,回登山击石鼓犒将校。石鼓高六尺”。

⑨在今云南楚雄市与南华县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镇南州:石鼓山在“州东三十里。上有石行列如鼓,旧石鼓县以此名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山西省原平市崞阳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中大通二年(530年),北魏敬宗使河西帅纥豆陵步蕃袭秀容,南逼晋阳,高欢与尔朱兆进兵合击,大破之,斩步蕃于石鼓山,即此。(2)又名研石山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灵岩山。春秋时吴王夫差建离宫于此。有馆娃宫、西施洞等。(2)今山名。在湖南省衡阳市北门外,雄踞在蒸水与湘江汇合处。山上有高2米的大石鼓,晋时庾仲初的《观石鼓诗》称:“鸣石含潜响,雷骇震九天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》:“县有石鼓,高六尺,湘水所经,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。”石鼓山峻峭耸拔,风景宜人,有“湖南第一胜地”之称,柳宗元、韩愈、范成大、朱熹、张载、文天祥、徐霞客、王夫之等都曾到此游览或讲学。唐时李宽筑庐读书于此,北宋至道中于故址建书院,景祐中赐“石鼓书院”匾额,是当时全国著名书院之一。抗日战争时原建筑被毁。建国后新建亭阁,辟为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彭女山

    即彭亡山。今四川彭山县东十里之仙女山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有彭女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74彭山县: “彭女山在县东北十里。《华阳国志》 云: 彭祖冢及祠在此。后汉将岑彭死于此。又名彭亡山,

  • 高颐墓阙

   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: 高孝廉墓碑 “在严道县东二十里。按其碑年月,乃汉建安十四年,高君兄弟皆孝廉,有二大阙: 其一曰: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

  • 太极洞

    旧名长乐洞。即荆山洞。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。洞口上方有明嘉靖年间朱麟所书“太极洞”三大字摩崖石刻。清《广德县志》载:太极洞广数丈,深不可测,游者秉烛而入,即石燕群飞,乳泉滴沥,神人、佛像、棋盘、钟

  • 青弋

    即今安徽南陵县东长江镇。《晋书·钟雅传》: 元帝时,任宣城内史,“钱凤作逆,加广武将军,率众屯青弋”。即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弋江镇。东晋初年钱凤叛乱,宣城内史钟雅率众屯青弋,即此。

  • 杨坞

   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五十余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),前凉张大豫攻吕光,进逼姑臧,“有众三万,保据杨坞”。即此。胡注:“杨坞在姑臧城西。”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。东晋太元十一年(386年),前

  • 平唐县

    唐文明元年(684)置,属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县西南。寻废入谷和县。

  • 仪坤州

    辽初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广义县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南土城子镇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及翁牛特旗西北部地。金废。契丹耶律阿保机置,治广义县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)。辖境约相当今内蒙古自

  • 涉奕于城

    在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或老哈河流域一带。一说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北。《晋书·慕容皝传》: 东晋建元二年 (344) 伐宇文逸豆归,斩涉奕于,豆归远遁漠北,“改涉奕于城为威德城”。

  • 白象山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卷1:白象山“在县后数十步,为邑治之主。其形肖象。傍有蜕龙洞。深广各数丈许,相传龙蜕于此”。

  • 大蠡山

    亦名蠡山。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大罗山,系罗山北段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韦州:蠡山“在城西二十余里。峰峦耸翠,草木茂盛。旧不知何名。洪武中,庆府长史刘昉以其形似名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一》:蠡山,“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