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碶市
唐建它山堰。即今浙江鄞县西南石碶镇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石碶“距城十里”。
唐建它山堰。即今浙江鄞县西南石碶镇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石碶“距城十里”。
即今河北蔚县东北六十里吉家庄镇。清乾隆《宣化府志》卷10蔚州:东路有吉家庄。
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。因春秋、战国时这里为秦国地而得名。《汉书·娄敬传》 有 “秦中新破” 句,唐白居易有 《秦中吟》 诗。皆指此。古地区名。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。《汉书·娄敬传》:“秦中新破。”
亦作大朱山。即今山东胶南市南大珠山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0密州诸城县:“古齐长城,东南自上大朱山起,至州南界二百五十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:大珠山“又名玉泉山。山椒有石门,下有泉,迸若喷珠,名曰
北宋置,属池州。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北郊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池州:永丰监(州东北二里)“至道二年置,铸铜钱”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至道二年(996)十月,“诏以池州新铸钱监为永丰监。先是饶州有永平监,
①亦名狼山。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怀安卫:“良山在卫西十五里。旧名狼山。《志》云:魏主珪天赐二年如狼山,至于延水。《志》以为即此狼山也。”明永乐中,车驾驻此, 因改今名。②即
在今陕西靖边县西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下》:元丰五年(1082)五月,“沈括请城古乌延城以包横山,使夏人不得绝沙漠”。
①一作南安县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置,属南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华容县。②北魏太和十三年(489)置,为郢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。十八年(494)为南中
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宁乡县: 洋泉 “有三派分流,溉田三百余亩”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镇海卫。治所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东沙。嘉靖中移治新城内 (今崇明县西北三星镇)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。属镇海卫。嘉靖中移治新城。三
在今湖北谷城县东。为筑水 (今南河) 注入沔水 (今汉水) 之口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 筑水“又东流注入沔,谓之筑口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谷城县: “又有筑水,经县治东南,注于汉水,曰筑口。”在今湖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