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石泉城

石泉城

①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石泉水“出石泉固东南隅,水广二十许步,深三丈。固在众山之内,平川之中,四周绝涧。……水之不周者,路不容轨,仅通人马,谓之石泉固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8涞水县:石泉故城在“县西北三十里”。

②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北。《晋书·乞伏炽磐载记》: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),“炽磐次漒川,师次沓中,沮渠蒙逊率众攻石泉以救之”。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芦草沟

    即广仁城。在今新疆霍城县北。清《林则徐日记》: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十一月初七日,“至大芦草沟,此处有土城曰广仁城”。

  • 思旺镇

    即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。明置秦川巡司于此。清咸丰初,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部、浔江支流思旺江中游东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思旺圩,人口3580

  • 护国山

    即三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长江东岸板桥浦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三山“大江从西来,势如建瓴,而此山当其冲。一名护国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三山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。西晋太康中王溶伐吴,自牛渚

  • 五部岭

   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仙居县:五部岭在“县东南百五十里,与黄岩县接界”。

  • 天安门

    在今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北侧。原为明、清皇城之正门。建于明永乐十五年(1417),初名承天门。清顺治八年(1651)重修,改名天安门。城门五阙,重楼九间,通高33.7米。整个天安门坐落在汉白玉须弥基座

  • 宾义县

    唐置,为羁縻顺州治。治所在幽州城内(今北京城西南)。建中年间,顺州迁治今北京市顺义县时废。

  • 内五龙桥

    为明南京皇宫内午门之北的一座桥梁。在今江苏南京市明故宫午朝门内。

  • 金堤 (隄)

    ①指西汉东郡 (治濮阳县,今河南濮阳市西南)、魏郡 (治邺县,今河北临漳县西南)、平原郡 (治平原县,今山东平原县南) 界内黄河两岸石堤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“孝文时,河决酸枣,东溃金堤,于是东郡大兴

  • 零仃洋

    即零丁洋。今广东珠江口伶仃洋。

  • 石硅县

    1913年改石砫直隶厅置,属四川东川道。治所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9年改为石柱县。1983年改设石柱土家族自治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