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柱村
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。有北齐太宁二年(562)建义慈惠石柱。石柱分基础、柱身、石屋三部分,高6.65米, 内刻“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”。
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。有北齐太宁二年(562)建义慈惠石柱。石柱分基础、柱身、石屋三部分,高6.65米, 内刻“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”。
即今陕西华县东七里罗纹镇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六年 (920), 同州降晋, 梁遣刘围之, 晋兵驰救, “乃进逼刘营, 等悉众出战,大败,收余众
清置,属松潘镇。治所在杂谷厅 (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)。设副将、都司、千总、把总驻守。
北宋置, 属富顺监。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㱔井在 “监东六十三里”。
南朝宋元嘉十年 (433) 侨置,属宋宁郡。寄治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。南齐属永宁郡。北周废。
亦作香坪堡。北宋置,属莳竹县。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寨市镇西北。清又名枫香堡。又称枫香堡。宋置,在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。属绥宁县。后废。
1942年由临河县析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在三道桥(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镇)。1953年改为杭锦后旗。旧县名。1942年由临河县西部三、四两区析置。治三道桥(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三道桥)。1953年撤销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宗居县(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部地。贞观十一年(637)改宗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宗居县(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)。辖境即今云
即比如宗。今西藏比如县。藏文正字读音“哲如”,当地口语读比如。藏语意为母牦牛部落。
春秋麋国地。名防渚。战国属楚,后入秦。在今湖北房县。秦始皇时为流放罪人之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平缪毐之乱, “夺爵, 迁蜀四千余家,家房陵”。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 “徙吕不韦舍人万于房陵。”
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玄武县有郪江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飞乌县: “郪江水,经县北,去县四十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潼川府一》: 郪江 “在中江县南九十里。源出铜山县东南,径三台县南,至蓬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