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见堡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又名相见坡,黔人谓岭曰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在偏桥之东。三重迭起,高皆千仞,计途周三十里,起伏偃仰,石垂烟接,陟首坡则尾坡见,至尾坡回瞩则首坡见,立中坡则首尾俱见。”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又名相见坡,黔人谓岭曰坡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在偏桥之东。三重迭起,高皆千仞,计途周三十里,起伏偃仰,石垂烟接,陟首坡则尾坡见,至尾坡回瞩则首坡见,立中坡则首尾俱见。”
亦作天灯墟。即今广西天等县。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 “左、右江之分,以鹅槽岭为界,其水始分为南北流。盖山脊西北自富州来,径归顺、镇安而东过都康,过龙英之天灯虚。” 即此。
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南开山屯镇。为天图铁路终点站。
一作鄂端诺尔、火敦脑儿。蒙古语谓星为鄂敦,水滩曰他拉,诺尔意为池,即星宿海。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麻多乡境。《清一统志· 青海厄鲁特》: 黄河源 “名阿尔坦河,流入鄂敦他腊”。
从吉林朝阳川(今龙井市西北)至延吉(今延吉市)。长10公里。为天图铁路支线。1924年由中日合建。1933年被拆除,改建。
元置,为都云军民府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。明初废。
唐置,属平州。在今河北抚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抚宁县: 明垤关 “与临渝关并为险要。今关道榛塞,渝关独当东面之冲”。
指涪县城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县东涪江东岸。《后汉书·臧宫传》: 建武十二年 (36),灭蜀,臧宫沿涪水而上,“进拔绵竹,破涪城,斩公孙述弟恢”。即此。
元世祖时所置行宫,又称只哈赤八剌哈孙(意为渔城)。在上都东南五十里(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白城子古城)。至元十三年(1276)置达鲁花赤,延祐二年(1315)改置尚供总管府,隶上都留守司。明初府废,仍置为
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南石坪镇。清道光《江北厅志》卷2:石柱场“去城三十五里”。
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仙居县: 彭溪山 “在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旧志》: 出多林木,饶五谷,脉接天台,水流为彭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