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寿县
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益都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和寿光县西南部析置,治孙家庄 (今山东青州市北高柳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迁治孙家集 (今山东寿光市西南孙家集镇)。1952年撤销,并入益都、寿光二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在益都县西北部与周边邻县设益(都)寿(光)临(朐)广(饶)四县边行政办事处。1945年改置益寿县。治车水渠(今山东青州市区东北),1949年迁孙家庄(今寿光市寿光镇西南孙家集)。1952年撤销,分别并入益都、寿光、临朐各县。
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益都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和寿光县西南部析置,治孙家庄 (今山东青州市北高柳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迁治孙家集 (今山东寿光市西南孙家集镇)。1952年撤销,并入益都、寿光二县。
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在益都县西北部与周边邻县设益(都)寿(光)临(朐)广(饶)四县边行政办事处。1945年改置益寿县。治车水渠(今山东青州市区东北),1949年迁孙家庄(今寿光市寿光镇西南孙家集)。1952年撤销,分别并入益都、寿光、临朐各县。
在唐东都城北部,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部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载: 泄城渠 “渠自含嘉仓城北,循城南流至宣仁门南,屈而东流经立德坊北,至东北隅绕其坊,屈而南流入漕渠”。
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冷坑镇。清乾隆《梧州府志》卷2墟市:怀集县有冷坑墟。
北宋置,属鄜延路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
在今河北定兴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鸡爪泉“即鸡距泉。状如鸡距,故名。在定兴县西界。东支发源于陈村,至中支汇流,长五里许。中支发源于李家庄三岔口,长十里许;南支发源于马家庄,至三岔口汇流,长六里
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 建屯。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。镇以溪浪河为名。“溪浪”,满语意为小鲤鱼。
元至元中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南。后废。
民国属中甸县,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南小中甸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花地之东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番禺县图:府西南有芳村。
明代西藏羊卓雍的译称。元代分封乌思藏十三万户,以乌思 (前藏)、藏 (后藏) 之间的羊卓雍为一万户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曾沿元制于乌思藏置十三万户,十八年 (1385) 设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,隶
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区内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4抚州府:玉茗亭“在府治。宋时建。亭下有花名玉茗,如山茶而色白,黄心绿萼。人以比扬州之琼花。宋、元名人多赋咏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