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面山

白面山

①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贵池县:白面山“在府西南六十里。雪岩拱此,如傅粉然。下有白面渡”。

②在今湖北嘉鱼县南。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:刘忠叛,“有众数万, 据白面山, 营栅相望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嘉鱼县:白面山“在县南十里。山前有白面洲。《邑志》云,旧蒲圻县置于此”。

③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南四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白面山“在通城西南十五里。山多白石,故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白面山“山多白石。南唐保大中尝徙县治于山下。宋平江南,复还旧治”。

④一名白虎山。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罗阳县“青山”条:“《志》云:县西北有白面山,隆庆五年,土酋黄金彪作乱,官兵讨之,彪奔陇闷村白面山箐中。既而食尽,乃就缚处。”

⑤一名挂榜山。在今广西象州县南七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5象州:白面山“顺流取城五里,近南山寺。石壁屹立,横截大江,江水为之折而西去。山多白石,故名”。


古山名。(1)在今湖北省嘉鱼县南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,蕲阳民刘忠占据白面山,韩世忠自豫章移师讨平之,即此。(2)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北。明隆庆五年(1571年),土酋黄金彪叛,官军讨之,彪奔陇闷村白面山菁中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虞塘镇

    即今湖南湘乡市西南虞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虞塘镇 “在湘乡县西南五十里”。在湖南省湘乡市南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枫紫殿,人口3800。境内昔有虞唐观,镇因寺名。19

  • 大娑婆山

    亦名婆娑山。在今四川乐至县南。 《元和志》卷33普慈县:“婆娑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其山绵亘数百里。”有大、小婆娑山之分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大婆娑山在县西北四十里。小婆娑山在县北三十里。”《方舆

  • 边东道

    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巴安县(今四川巴塘县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(石渠、德格、白玉、得荣四县除外),大金川、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。1914年裁撤。1913年3月以清

  • 贾家疃

    即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侉子店乡贾后疃村。1900年义和团在此烧毁天主堂。

  • 紫山

    ①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北,与永年、武安交界处。山势耸拔,冈峦起伏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邯郸县有 “紫山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58临洺县引 《隋图经》:“临洺紫山,春夏有气蓊郁。山下有石,石上菖蒲一寸九节。岩间

  • 虎豹关

   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剧头岭上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: 虎豹关 “在德化县东南二十里剧头岭,接州界。有隘口在岭上。明崇祯中,知县李元龙榜曰虎豹”。在今福建省德化县西。清顺治六年(1649年)置为高洋塘。

  • 鹑孤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。东汉改为鹑觚县。

  • 思琅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。北宋改为思浪州。唐邕州羁縻州,治今越南高平省下琅一带。五代后地入交趾。

  • 洒金平

   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二十里大峡附近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)于此置绥远关。

  • 东海岛

   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大海中。《清一统志·雷州府》:嶎嵂岭“在遂溪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海中。一名东海岛。广四十里,长七十里,包出白鹆砦之外。中有居民五团,以渔盐为业,为东方巨镇。其北曰东头山,其东曰调鸡门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