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雀山
在今山西孝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孝义县:“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,峰峦高峻。”
在今山西孝义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孝义县:“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,峰峦高峻。”
即今山西闻喜县西南柏林乡。1943—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置稷麓县治此。
即寿峰寺。在今河北丰润县城南十余里车轴山峰顶。始建于辽重熙元年(1032),原为一层,后于重熙六年增至三层。阁左、右各建塔一座,现仅存西面的药师灵塔。现存阁为明代重建,共三层,全部用砖瓦筑成,无梁无寸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建中二年 (781) 置河阳三城节度使,寻改为河阳军节度使,治所在河阳县 (今河南孟县南十五里)。元和九年 (814) 徙治汝州 (今河南汝州市),十三年 (818) 废。会昌三年(
唐天宝元年 (742) 以南安县改名,属南康郡。治所即今江西信丰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信丰县: “以人信物丰为名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 属虔州。南宋属赣州。元属赣州路。明属赣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
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文山“在县西北九十里。文水历榆城,又南径文山下, 山因以名”。②在今福建龙海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文山“在龙溪县东二十里。一名观音岩。北临大溪,
①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华阳镇。清嘉庆《华阳县志》卷6:中兴场在“治东南三十五里”。1951年华阳县曾徙治于此。②即今四川璧山县南中兴乡。清同治《璧山县志》卷1:中兴场在“县南四十里”。
又称文庙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。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。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(1034),称文宣王庙。南宋初毁于兵火,绍兴年间重建,为建康府学,同时建贡院,为科举考场。元为集庆路学。明
在今云南鹤庆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鹤庆军民府: 诸葛泉 “在府南百四十里罗陋村。相传武侯驻师之地。泉均二流,甚为民利”。
在今浙江余杭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 天玺元年 (276),“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雍塞,今更开通。长老相传: 此湖塞,天下乱; 此湖开,天下平”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临平湖: “
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钟离县:“南有故千人塘,乾封中修以溉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