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晋太康初改南平县置,属建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。南朝宋泰始四年(468)废。民国《福建通志》卷2《沿革》:“东汉建安元年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,晋析为延平、宛平,殆取山川袤延,宛转中有平原之意。”古县
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北哈拉板申村之西,为大黑河下游之湖泊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定襄郡武皋县:“荒干水出塞外,西至沙陵入河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芒干水又西南注沙陵湖,湖水西南入于河。”唐时称金河泊,清称
即今湖北鄂州市南洋澜湖。《寰宇记》卷112武昌县:五丈湖“在县东,有长湖通江南。冬则干涸。陶侃作塘以遏水,于是水不竭。因取琅玡摄湖鱼菱置湖内,其菱异于他处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1寿昌军:五丈湖“在武昌东
在今四川雷波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屏山县: 雷番山在 “府西三百八十里。隋史万岁征西南彝时,道经此。山中草有毒,经过头畜必笼其口,行人亦必缄默,若或高声,虽冬月必有雷霆之应”。县以此名。
即贡噶宗。在今西藏贡嘎县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地诸城: 日喀尔公喀尔城“在喇萨西南一百四十里。有番民二万余家,为卫地最大之城”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,言堡居上方,城上土色白也。
即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凤凰。清时设兵戍守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西北凤凰。地势险峻,明弘治年间韦银豹据此。清时设兵戍守。
①又称南市。隋东都三市之一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西南部。《大业杂记》载:“大同市周四里,在河南县西十里。”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说:此市“周四里。市开四门,邸一百四十一区,资货六十六行”。唐迁于固本坊
即南湖。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四十里,东接郎溪县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建平县: “又有南崎湖,亦谓之南湖,与宣城县界,流入丹阳湖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: 南崎湖 “在宣城县东北四十里,其北为北崎湖,
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(447) 置,为汉阳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七十里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藉水又东黄瓜水注之。其水发源黄瓜西谷,东流径黄瓜县北。” 即此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
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单州置,属济宁府。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。十八年 (1385) 改属兖州府。嘉靖二年 (1523) 以河患徙今治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 改属曹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