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竹寨
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裁。
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。明设巡检司戍守,嘉靖间裁。
在今广西阳朔县西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裁。
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。明设巡检司戍守,嘉靖间裁。
即今江西丰城县东北王家洲。清同治《临川县志》卷1下:五十四都有王家墟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坝子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。吐蕃废。
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,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兀剌忽站”。
①亦作䍧牱郡。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置,治所在故且兰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南,一说在今贵阳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贵州大部、广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。三国蜀汉以后逐渐缩小。西晋时治所在万寿县
明洪武十七年 (1384) 置,在今贵州毕节市南五里。
即河阴仓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镇广武山附近,古汴河注入黄河处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三》: 开元二十一年 (733),京兆尹裴耀卿奏请罢陕陆运,而置仓河口,玄宗以为然,“乃于河阴置河阴仓……自江、淮漕者,
即今山东乐陵市西三十八里杨盘乡。东汉建安年间曾为乐陵县治。
西汉置,为北地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颜师古注:“川形似马岭,故以为名。”东汉废。即“马岭县(1)”。
今青海玛多县南之热曲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赤宾河“又二三日,水西南来,名亦里出,与赤宾河合。又三四日,水南来,名忽阑。又水东南来,名也里术,合流入赤宾,其流浸大,始名黄河”。
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。《辽史·奚和朔奴传》:统和十三年(995)秋,“迁都部署,伐乌惹,驻于铁骊。秣马数月,进至兀惹城”。即此。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县城附近。辽代为兀惹族政治中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