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沙县
①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南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郧县、郧西县境。八年(625)废。
②1936年由琼山、定安、儋县、陵水、崖县、感恩等县析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牙叉(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)。白沙之名源于薄沙峒,后置薄沙巡司。白沙乃薄沙的转音。
旧县名。1936年由儋县、昌江、感恩等县五指山区各一部析置,治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。1987年改设白沙黎族自治县。原属广东省,1988年划归海南省。
①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南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郧县、郧西县境。八年(625)废。
②1936年由琼山、定安、儋县、陵水、崖县、感恩等县析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牙叉(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)。白沙之名源于薄沙峒,后置薄沙巡司。白沙乃薄沙的转音。
旧县名。1936年由儋县、昌江、感恩等县五指山区各一部析置,治今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。1987年改设白沙黎族自治县。原属广东省,1988年划归海南省。
或作旧土尔扈特南路旗。清乾隆三十六年 (1771)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,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。驻牧地在今新疆和静县北。
元至正十五年 (1355) 改忠孝军民府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。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废。永乐五年(1407) 复置,属施南宣抚司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废。元置,治
一作建昌军。唐证圣元年 (695) 置,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四十里。天宝后废。武周证圣元年(695年)朔方道总管王孝杰置于甘、肃两州界,治今甘肃省高台县西南。属河西节度使。一说即前凉建康郡故城。
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溆浦县: “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。又南十里有桶溪隘……皆设险处。”
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。《魏书·唐和传》: 世祖遣万度归讨焉耆,唐和 “会度归喻下柳驴以东之六城,因共击波居罗城,拔之。后同征龟兹,度归令和镇焉耆。时柳驴戍主乙真伽率诸胡将据城而叛,和领轻骑一百匹
①在今广西忻城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4庆远府: 叠石山 “在忻城县北六十里。岩石重叠,因名”。②在今浙江衢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衢州府西安县: 叠石山 “在府南四十里,以层岩累叠而名”。③在今湖
地区名。指今河南陕县以东黄河下游地区。西周成王时,周公、召公分陕 (即陕陌,在今陕县西南) 而治,陕东归周公治理,以西归召公治理。《元和志》 卷6陕州: “周为二伯分陕之地,《公羊传》曰: 自陕以东,
在今云南大理市太和城遗址上。唐大历元年 (766),南诏王阁罗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。碑高3.02米,碑阳正文三千八百余字,叙述南诏初期历史及其与唐王朝的关系,并述及天宝战争的起因和经过。书法遒劲。传
北宋置,属龙游县。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李德裕石阙“旧市镇有名滩曰墨崖,其上有‘唐李德裕领重兵过此’九字”。
1932年日伪分雅鲁县置,属伪兴安东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。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