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塔村
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。1940年4月,驻保定、安国、蠡县、博野等地的日伪军二千余人合击驻博野县白塔村的三十三团。团直及二、三营跳出包围圈,被重重包围的一营奋起抵抗,毙伤敌三百余人。战斗结束后, 日伪军杀害群众六百五十二人,烧房六百三十余间,制造了著名的“白塔惨案”。
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。1940年4月,驻保定、安国、蠡县、博野等地的日伪军二千余人合击驻博野县白塔村的三十三团。团直及二、三营跳出包围圈,被重重包围的一营奋起抵抗,毙伤敌三百余人。战斗结束后, 日伪军杀害群众六百五十二人,烧房六百三十余间,制造了著名的“白塔惨案”。
又作达木楚克喀巴布山。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之东。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此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“唐古忒(藏)语:达, 马也。达木殊, 马王也。喀, 口也。巴普,盛食糌粑木盒也。山形似马, 口有泉流出
①即今山东平度市南二十里何家店乡。民国《平度县续志》有何家店。②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:何家岩汛“设有把总分防”。
隋大业六年 (610) 置,为珠崖郡治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舍城县: “以舍城水名。” 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崖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珠崖郡治,乾元元年 (7
即今山东金乡县西北羊山镇。清咸丰十年(1860)捻军大败僧格林沁军于此。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捻军大败僧格林沁于此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2盩厔县: 望仙泽 “在县东南三十五里,中有龙尾堆”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8引 《周地图记》: “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所,鳞甲动有云气,声如鸣钟。”
①旧名梅墅。即今浙江安吉县(递铺镇)东北三十二里晓墅镇。光绪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安吉县东北有小市镇。②即今四川泸州市东北小市镇,为泸县治。明《泸州志》引南宋《江阳谱》:“旧小市镇,居民几千家,资江夏
又名浮山。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五十里大云雾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浮山“一名泉山,在阳春县北七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东安县:云浮山“高五十丈,周四十里。危峰突起,峰顶常有白云。相传陈霸
又名桂山、北山、越王山、四望山、风洞山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区东北漓江西岸叠彩山。唐元晦《叠彩山记》 云: “山之石纹横布,彩翠相同,若叠彩然,故以为名。” 明崇祯十年 (1637) 徐霞客游此,《徐霞客游
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南府朗溪司:仁溪“在司治(今朗溪镇)前。出山岩中, 自高而下,居人引以溉田。中有川主洲,在司治东南。居人建川主庙于其上, 因名”。
清乾隆三年(1738)升狄道县置,属兰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临洮县。不辖县。1913年复降为狄道县。清乾隆三年(1738年)升狄道县为州,治今甘肃省临洮县。属兰州府。辖境即今临洮县。1913年降为县,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