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丘冶
即秋丘冶。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5徐州:利国监“本徐州之狄邱冶务烹铁之所。至皇朝升为利国监以董其事”。
即秋丘冶。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利国乡。《寰宇记》卷15徐州:利国监“本徐州之狄邱冶务烹铁之所。至皇朝升为利国监以董其事”。
1944年8月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由宜城县改名,属湖北省。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。为纪念抗日爱国高级将领张自忠而命名。1940年张自忠阻击侵华日军,于县东北新街乡南瓜店壮烈捐躯。1949年2月复名宜城县。旧县
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 改散毛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村。清初改为散毛土司,雍正十三年 (1735) 改土归流,置来凤县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升散毛长官司置,治今湖北省
在今四川宣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东乡县:长乐河“在县南。其源为白龙、赤甲二泉,会而为河,下流达于渠江”。
清置,属三姓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通河县东北西北河口注入松花江附近。因河得名。
①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方位缺考,当在今陕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两岸。东汉废。②三国吴黄武四年 (225) 改海昌屯田都尉置,属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南杭州湾海中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汉海盐县地,
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顶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玉女池“在府北泰山顶。水味甘冽,四时不涸。 一名圣母池”。
在今江西上高县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瑞州府上高县: 鸬鹚洲在 “县治东南,当蜀江水口”。
①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北天湖山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春州》:天湖山“在州西北一百里。峭崿摩空,有泉四时不竭”,故名。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9建宁府《景物下》:天湖山“在瓯宁县北十里北津下,其山
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。1947年于此置新海县。1948年改为海林县。
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杨家港“沙田多高,旧有港,久淤。万历三十八年,县令李官疏浚,民得灌溉之利”。今已淤废。②即今江苏张家港市(杨舍镇)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南宋乾道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