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牛首山

牛首山

①一作牛头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牛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上元县:牛首山“本名牛头山,有二峰,东西相对”。世传晋室欲立阙,丞相王导指牛头山为天阙,故又名天阙山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0),金兀术趋建康(今南京),岳飞设伏牛头山以待之,即此。

②在今湖南攸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攸县:“牛首山在县东二里,攸水经其下。”

③在今陕西户县西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牛首之山“劳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潏水”。张衡《西京赋》:绕黄山而款牛首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鄠县:牛首山“在县西南二十三里,南接终南,在上林苑中”。


(1)古称仙窟山、天阙山、牛头山。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及江宁区境内。以双峰角立形如牛首得名。一般海拔100米,主峰东峰海拔242米。由石英砂岩组成。中国佛教禅宗支派牛头禅的发源地。南宋初岳飞曾在此大败金兵,破金古垒尚存。有六朝古寺遗址、唐代古塔及部分石窟造像,寺塔周围有文殊洞、罗汉泉、白云梯等景点。西南麓有郑和墓。(2)古称牛头山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和中宁县交界处。略呈西北—东南走向。西部武英、文华二峰(俗称大、小西天)南北对峙,形似牛角得名。山体西陡东缓。主峰武英山,海拔1781.5米。黄河傍西麓北上,切穿西北端,形成青铜峡。景色秀丽。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零八塔,山中有东寺和西寺两大寺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武郡

    ①十六国前凉置,属凉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。辖境约当今甘肃永登县地。东晋太元二十年(395)后凉吕光封秃髪乌孤为广武郡公。隆安元年(397)南凉秃发乌孤建都于此(后徙都乐安)。北魏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

  • 陇东郡

    ①北魏置,属泾州。治所在泾阳县(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四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、镇原二市县地。北周废。②北魏正光三年(522)置,治所在汧城(今陕西陇县东南等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陇县、千阳、宝鸡等县市地

  • 鹿鸣城

    即战国魏鹿邑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为黄河重要渡口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东岸有故城,险带长河,……今城内有故台,尚谓之鹿鸣台,又谓之鹿鸣城。” 又 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一年 (386),翟辽奔黎阳

  • 光霁峪

    一名钟城崴子。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光昭村。旧属和龙县,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,为往来孔道,边塞要地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图们江“又东北径光霁峪,马平岭河自西北来入之(光霁峪城西山也,通商分局在焉

  • 石乳水

   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二十里玉女山下。《寰宇记》卷76阳安县:“石乳城水在县北二十一里玉女灵山,东北有泉,西北两岸各有悬崖,腹有石乳房一十七眼,状如人乳流下, 土人呼为玉华池。”

  • 官庄镇

    ①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南二十里官庄乡。明嘉靖二十五年 (1546) 于此筑官庄堡。②民国置,即今山东安丘市南四十里官庄镇。明万历 《安丘县志》 卷5镇店: 城南 “官庄,有市”。(1)在天津市蓟县西北部。

  • 定云 (雲) 府

    元至元末置,属思明路。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南。寻废。

  • 蓼角咀

    即料角咀。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旧为大江入海之冲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23 海门县: 料角咀,“ 《江防考》: 北岸东起蓼角咀大河口,以及吕四、卢家等场,沿于杨树港、海门县里河镇,以达于通州,此海门县之南

  • 凌云 (雲) 寺

   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。寺以山名。因寺左侧有世界最大的弥勒石刻像乐山大佛,亦名大佛寺。寺始建于唐,元代寺毁。明洪武八年 (1375) 重建,明末又遭兵燹。清康熙六年(1667) 重建。此后又多次修

  • 泰和县

    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西昌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。大业间属庐陵郡。大业八年 (612) 移治今泰和县西六里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南平州治,八年 (625) 改太和县,改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