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池县
唐天宝元年(742)改东阳县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1灵池县:“因县南灵池为名。”至德二年(757)属成都府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)改为灵泉县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东阳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龙泉驿。“因县南灵池为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属益州,后属成都府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年)改为灵泉县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东阳县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龙泉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1灵池县:“因县南灵池为名。”至德二年(757)属成都府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)改为灵泉县。
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东阳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东南龙泉驿。“因县南灵池为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属益州,后属成都府。北宋天圣四年(1026年)改为灵泉县。
又作洛龙宗、罗隆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。清乾隆 《西藏志·疆圉》: “工布江达、拉里、说板多、洛隆宗、昌都皆为要隘。”“洛隆”,藏语意为南谷。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,后迁驻孜托。原西藏
1914年改永宁县置,属河南河洛道。治所即今河南洛宁县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西部。属洛阳市。面积2305.5平方千米。人口44.9万。辖3镇、1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魏文帝时置北宜阳县
金置,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二十五里泽掌镇。《金史· 地理志》: 绛州正平县有 “泽掌镇”。即此。在山西省新绛县北部。面积81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泽掌,人口 3200。志载村北有泉
在今甘肃民乐县南三十里。十六国前凉置祁连郡治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六年(728),“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南。十六国前凉置祁连郡治此。唐开元十六年(728年)杜
明置,属楚雄府定边县。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城内。
唐天宝时以新渝县改名,属宜春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市南三里。乾元初属袁州。大历八年(773) 徙治今新余市。北宋属临江军。元元贞元年(1295) 升为新喻州。明洪武初复为新喻县,属临江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
即今河北沧县西北杜生镇。1939年晋察冀边区置建国县治此。
北宋置,属宁化军。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九十里细腰村。
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为右翼盟长。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。
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二年(714),吐蕃将岔达延等寇渭源,“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。……“(薛)讷时在武街,去大来谷二十里,虏军塞其中间,(王)晙复夜出袭之,虏大溃,始得与讷军合,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