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山县

灵山县

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赵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灵山下。大业初省入元氏县。

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南宾县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八十里旧州镇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广东卷:灵山县,“灵山在县西一里,又名石六峰……雄壮奇特,以内一峰曰龟峰,龟灵物也,故曰灵山。因以名县”。北宋为钦州治,治平三年(1066)移治石六寨(今广西灵山县)。元属钦州路。明属钦州。清属廉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钦廉道。1928年直属广东省。1952年划归广西省。

③辽置,属乾州。治所在今辽宁法库县西北。金属懿州。蒙古至元六年(1269)废。

④金置,属懿州。疑在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境。后废。

⑤1926年改邛水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三穗县。1928年改名三穗县。


(1)旧县名。1926年由邛水县改名,治八弓(今贵州三穗县八弓镇)。1931年更名三穗县。(2)今县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。属钦州市。面积 3550 平方千米。人口137.2万。辖19镇。县人民政府驻灵城镇。《名胜志》:“灵山在县西一里,又名石六峰,其峰有六,雄壮奇特,内一峰曰龟峰。龟,灵物也,故曰灵山,因以名县。”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置南宾县,属钦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南宾县为灵山县。元属钦州路。明属广东廉州府。清因之。1912年直隶广东钦廉绥靖处。1914年属钦廉府,1920年直隶广东省。1949年属广东省南路专区,1950年属广东省钦廉专区,1951年属广东省钦州专区,1952年属广西省钦州专区,1955年属广东省合浦专区,1959年属广东省湛江专区。1965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,1971年属钦州地区。1994年属钦州市。地处桂南丘陵区北部,地形以丘陵为主。地势北高南低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蔗、木薯、黄红麻、玉米、烟及荔枝、柑橙、龙眼、香蕉等为主。矿产有花岗石、大理石、石膏、锰、铁等。工业有制糖、罐头食品、制茶、化肥、松香、花炮、棉纺织、水泥、食品、编织工艺、造纸等。黎钦铁路、209国道经此,并有公路通玉林、钦州、邕宁等地。名胜古迹有六峰山、三海岩、钦州古城遗址、“灵山人”遗址(灵山人化石遗址)及大芦村古建民宅群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阴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洧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尉氏县: 废康阴县 “在康沟南,因名”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于古亭城置,治今河

  • 参柳河

    即今辽宁锦州市西南小凌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柳城县: “参柳水北入海。” 即此。

  • 米仓道

    古道路名。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路线。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。自今陕西汉中市南行,循汉水支流濂水河谷,翻越米仓山而进入四川,沿嘉陵江支流巴江河,经南江至巴中。《后汉书·张鲁传》:建安二十年(215),汉中张鲁

  • 大印山

    又名大印隘、大印堡。今四川平武县南一百四十里大印镇。明属石泉县。清属平武县,嘉庆七年(1802)设主簿驻此。民国初设县佐。

  • 龙潭安抚司

    明洪武四年(1371)改龙潭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。二十三年(1390)废。永乐五年(1407)复置,属施州卫。后改属散毛宣抚司。清初改为龙潭土司。明洪武四年(1371

  • 龙山湖

    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西。清光绪重修《安徽通志》卷31颍州府:龙山湖“肥水发源于此”。

  • 宁河县

    ①北宋崇宁四年(1105)升宁河寨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香子城(今甘肃和政县)。元属河州路。明洪武初废,五年(1372)复置,十二年(1379)又废。②清雍正九年(1731)改梁城千户所置,属顺天府。治所

  • 皂水

    即今南广水。从今云南威信县境往北流入四川。《寰宇记》卷79戎州:“黑水,从胡监生僚界出东海,流入蜀江,唐天宝六年改为皂水。”

  • 群峰营

    在今广西蒙山县北四十里群峰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安州: 群峰营 “在州北群峰山下,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: 洪武中置司于峡口堡北,后迁于杜莫砦。万历中迁于州东北之猫儿堡”。

  • 象庄

   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南。民国 《河南通志》 卷52象庄: “俗传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。后化为石。今尚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