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寿溪
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南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4融州:灵寿溪,“《图经》云:老君以丹投水中,使饮此水者咸得延寿。溪流数里,入一洞落名灵寿,民皆高年,有见三甲子者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融县:灵寿溪“出县西南之六村,东流入真仙岩。县东七里有深潭,其深叵测,流合灵寿溪,下流俱注于融江”。
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南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4融州:灵寿溪,“《图经》云:老君以丹投水中,使饮此水者咸得延寿。溪流数里,入一洞落名灵寿,民皆高年,有见三甲子者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融县:灵寿溪“出县西南之六村,东流入真仙岩。县东七里有深潭,其深叵测,流合灵寿溪,下流俱注于融江”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阳德县置,属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古郎山下。贞观十二年(638) 属严州。北宋初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以阳德县改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东南古郎山下,属
即今安徽宣州市北二十五里水阳江东岸油榨沟。清嘉庆 《宁国府志》 卷12: “北乡油榨沟镇,距城三十里。”
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雷州府海康县: 清道隘,“ 《志》 云: 在府西百八十里,滨海。又府西南有黑石隘,皆戍守要地”。
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八十里三港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处州府宣平县: 通仙渡 “出三港渡,路出郡城”。
土尔扈特南中旗的简称。清置,属土尔扈特部。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境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南中旗:“牧地当登努尔特达巴罕之阳,东至果库图尔,南至果库图尔山木库尔,西至库克乌松,北至衮阿尔台。”
北魏置,属金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安塞县境。属金明郡。西魏废。
明洪武中改兴州置,属北平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。永乐元年(1403)迁治玉田县(今河北玉田县)。后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。属北平行都司。
即今河北徐水县北二十里白塔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安肃县:白塔店,“其地有白浮图,因名”。
西汉景帝后元三年(前141)置,属雁门郡。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村。三国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景帝后元三年(前141年)以楼顺乡置,治今山西省朔州市东南。属雁门郡。东汉为雁门郡治。建安中省。
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浩齐特右翼旗。清顺治十年(1653)置,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北乌尤特。本世纪40年代移驻阿由勒哈庙(今锡林浩特市西北阿由勒海)。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