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关路

灵关路

即夏阳路。以灵关(今宝兴县南灵关镇)为名。从四川雅安市西北行逆宝兴河而上,经芦山县、宝兴县,一取今东河越邛崃山至今理县,一取今西河上越夹金山至今小金县。《寰宇记》卷77雅州芦山县:“灵关路在县界,去蕃界八日程,从界去吐蕃野城三日程。其险也, 以绳为桥。其外不知里数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乐县

    ①三国魏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东四十里。北魏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十八年(598)改为尧城县。②东晋置,为晋昌郡治。治所在王水口(今陕西西乡县东古城子)。北魏延昌三年(514)

  • 丙妹铺

    即今贵州从江县驻地丙妹镇。清属永从县,有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为县佐。1941年于此置从江县。据1985年版《从江县地名志》说:“丙妹”是侗语古地名,因住在江岸的小坪地上,侗语叫“兵美”。“兵”意为坪,“

  • 万年县

    ①西汉高帝分栎阳县置,与栎阳县同城而治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古城村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移治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, 与长安县同为京兆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西安

  • 骆驼河

    即今内蒙古扎赉特旗西北绰尔河支流吉根河。《清一统志·科尔沁》: 骆驼河 “在右翼前旗北二百里。蒙古名特门河。源出葛尔济隆山,东流入戳儿河,东入嫩江”。

  • 南林桥市

    即今湖北通山县西三十二里南林桥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通山县西有南林桥市。

  • 袁市镇

    北宋置,属渠江县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梭罗乡西三里袁家溪。在四川省邻水县中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清代兴集。镇人民政府驻袁市,人口8770。以姓氏名场。1950年置袁市乡,1958年改公社,

  • 窟窿河

   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 窟窿河 “源出土葫芦沟,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。内多大穴,深不可测,畜产误入,即不能出”。

  • 琅邪山

    一作瑯邪,又作瑯琊。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琊镇 (夏河城) 东南十里。《管子》: “齐桓公将东游,南至琅邪。” 《孟子·梁惠王》: “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: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,遵海而南,放于琅邪。”《史记·

  • 沙砦

   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建阳县:沙砦“在县西五十里。《志》云,宋时以县西北唐石上、中、下三里地远民悍,置砦于木坪里以控制之。宣和初,迁于此。元废”。

  • 大矶山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七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大矶山“悬崖百仞,长三里许。一名望仙山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远。山之瞭望台,旧为备湖巡兵屯聚处”。又称望仙山。在江西省都昌县西。海拔200米。顶有平石,可以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