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古国名。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 “西南夷君长以什数,夜郎最大; 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,滇最大。”战国时, 楚国庄��带兵至其地, “以其众王滇, 变服从其俗以长之”。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 说: “分侯支党,传数百年。” 其都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北三十二里晋城附近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中部滇池附近一带。李乔《从滇谈起》: “滇是古代一个土著民族的名称,部落联盟的酋长或领袖便叫滇王。” ( 《春城晚报》 1993年6月26日)。关于滇的语种,林超民 《漫淡滇的来源》: 滇来源于羌人中一个有影响的部落首领的姓氏,后用作部落名称。( 《地名集刊》 1980年第3期)。孟平 《滇来源的质疑》: 滇就是彝语的 “甸”,意即大坝子,因滇池坝子得名。( 《云南日报》 1980年6月14日)。张庆培 《滇的由来与彝文文献 〈勒俄特依〉中的 “滇濮殊罗” 考》: 滇即古彝语滇濮殊罗,“”为鹰,“” 为祖人或族,“殊” 为湖泊,“” 为深大,全意即鹰祖的大湖或滇濮族的大湖。( 《地名集刊》 1990年1—2期合刊)。张竹邦 《滇的语种与含义初析》: 滇为傣族先民,源于梵语 “”。( 《地名集刊》 1988年第4期)。考古材料证明,滇国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。至汉代,奴隶制已有相当发展,从事农、牧、渔、纺织,并经营采矿。元封二年 (前109),汉以此为中心置益州郡。后亦用作云南省的简称。


(1)古国名。在今云南省东部滇池附近地区。战国末期,楚将庄��(一作庄豪)至其地称滇王。从事农、牧、渔、纺织,并经营采矿。西汉武帝元狩年间,滇王曾协助汉使探求通往今印度的道路。元封二年(前109年),汉于此置益州郡。(2)云南省的简称。因省境东北部在战国至汉武帝以前为滇国地而得名。古人多释“”与滇池有关,一说“所出深广,下流浅狭如倒流,故曰滇池”;一说滇与颠同,“顶也,皆因滇池居地高颠之故”;另说释为奇河倒流,谓水源与出口河道颠倒,因名。又有民族语说,谓滇为彝语的“甸”,意即“大坝子”,因滇池坝子得名;或谓滇系羌人中一个部落首领的姓氏,后用作部落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羊湖

    在今湖北云梦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云梦县:石羊湖“在县东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复 (復) 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。东汉省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。汉高祖七年,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。王莽更名之曰乐岁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乐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,故县

  • 大信港

    即南浦。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东梁山南大信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孝建元年胡注:“南浦,其地则今之大信港也。”

  • 利亭镇

    北宋置,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立亭村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阶州福津县有“利亭”镇。古镇名。即今甘肃省文县东北栗亭。北宋属福津县,后废。清复置,属阶州。

  • 吕堌村

    即今山东单县东南三十六里潘庄。《寰宇记》卷14单县:“汉平城在县东四十里。高一丈。《汉书》:吕后单父人也。今平城南六十里有吕固村。”

  • 龙塘寨

   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北三十八里龙塘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安化县:“《志》云,宋时茶法甚严,县境伊溪、澬江滨,皆产茶,民趋利攘窃,遂啸聚为乱。因议于澬江、龙塘建砦,命将统兵戍守,民赖以安。”

  • 夷齐庙

    即“伯夷庙”。

  • 荷泽

    即菏泽。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。《禹贡》:“荥波即潴。通荷泽。” 又云: “导沇水,东流为洛,入于河,轶为荥,东出于陶丘北,又东至于荷。”即“菏泽”。

  • 八赋岭

    一名八缚岭。有南北二岭,南岭在山西和顺县西九十里,称武山;北岭在和顺县西北八十里,称轑山。《寰宇记》卷44:“辽阳水从平城县西北八赋岭下出, 名八赋水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43和顺县:八赋岭“在县西百余里

  • 滑川州

    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甘洛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