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溪口镇

溪口镇

清置,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北溪口镇。为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总统蒋介石的故乡。蒋介石旧宅丰镐房、蒋经国别墅保存完好。


(1)在浙江省奉化市西北部。面积134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1.3万。奉化江支流剡江之口,故名。1919年置溪口镇,1950年改为乡,1956年复为镇,1958年改公社,1980年复为镇。产稻、茶叶、花卉、水蜜桃等。特产“溪口千层饼”。有摩托车、服装、针织、食品、陶瓷等厂。沿剡江武岭路商店鳞次栉比,商贸繁华。为市西北部物资集散重地。旅游业兴旺。江拔公路经此。为浒溪公路终点。溪口—雪窦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古迹有蒋介石故居丰镐房、武岭门楼、蒋母墓道等。(2)在浙江省龙游县南部。面积40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6300。原名双溪口,以灵溪(即灵山溪)、柘溪(即庙下溪)汇流于此得名。简称溪口。1949年为溪口乡,1954年置镇,1956年废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85年复置镇。产毛竹、茶叶、蚕茧。有木材加工、工艺品等厂和黄铁矿。昔为灵山港水运码头,又为龙游、遂昌县间陆行孔道。为县重要集镇,龙游县南门户,南部山区所产山货多在此集散。龙丽公路经此。太平军石达开部经此入遂昌。(3)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南部。面积187.77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1550。以地处群山环抱,诸溪汇诸华阳河得名。1958年设上游公社,1983年改设溪口乡,1992年改置古溪镇。2004年改溪口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产生漆、香榧、木瓜、茶叶、香菇、木耳、猕猴桃等。为南部山区木竹、茶叶及其商品集散地。有宣笔、煤矿、矿泉水等业。为宣溪公路终点。名胜古迹有朝天洞、京山堂等。(4)在安徽省休宁县西南部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2770。因地处沂源河汇入率水之口,故名。1949年为溪口乡,1958年改为溪口公社,1984年复设溪口乡,1986年置镇。1992年花桥乡并入。地处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地带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茶叶、毛竹、木材等。有电器、农机具、木器等厂。休宁县电器厂驻此。镇区沿沂源河两岸及公路两侧分布。为县西部杉木、茶叶及赣东北各地土特产集散地。有公路接慈张公路。(5)在福建省建宁县北部。面积222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濉城。地处长塘溪流入濉溪处,故名。1958年设溪口公社,1984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产莲子、大豆、茶叶等。有制茶、农具、木制品等厂。下甘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毛泽东旧居、建宁县革命纪念馆等。(6)在江西省修水县北部。面积188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2000。地处陈坊溪与其支流汇合口而得名。1949年属溪口等乡。1959年设溪口公社,1984年改乡,1993年改设溪口镇。1995年上庄乡并入。产稻、甘薯等。为县油茶重点产区,并产油桐。有农机、制茶、印刷、粮油加工等厂。有农贸市场。公路北达港口,南接柯龙公路。(7)在湖南省慈利县西南部、澧水南岸。面积231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8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7550。九渡溪、杜家溪在此汇入澧水,故名溪口,镇以此名。1950年属慈利县第四区。1956年为溪口乡,1958年为溪口公社,1984年置镇。1995年洞溪乡并入。主产稻,并产棉花、柑橘、玉米、杜仲等。矿产有铁、钾、钼等。有木器、印刷、食品加工等厂。为县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通零阳镇、张家界市。(8)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北部。面积192.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980。因位于一条山冲内的岔冲口,有季节性的小溪流水,故名。1958年建溪口公社,1984年改乡,1999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、柑橘、油茶、茶叶等。林业资源丰富。公路通县城。(9)在四川省华蓥市南部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口,人口1.3万。因有两溪水汇流于镇侧,故名。1949年置溪口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产油菜籽、水果、茶叶、烟叶等。有煤、石灰石等矿。有采煤、水泥、机械、修配、酿酒等业。襄渝铁路、广前公路经此。名胜有华蓥山主峰宝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裕民县

    ①金初升曷董馆置,属云内州。治所当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。皇统元年 (1141) 复废为曷董馆。②1944年升裕民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察汗托海 (今新疆裕民县西)。1959年迁治哈拉布拉(今裕

  • 长城县

    ①西晋太康三年(282)分乌程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富陂村(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)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“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,筑城狭而长,因以为名。”东晋咸康元年(335)移治箬溪北

  • 荡源县

    即汤源县。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作 “荡源县”。

  • 毛良苦站

    又作毛连苦。元置,在今朝鲜咸兴北道镜城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蓬苦百三十(里)毛连苦(站)。”后废。

  • 屈茨国

    即龟兹国。都延城 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东川水出龟兹东北,赤沙积犁,南流,枝水右出,西南入龟兹城,音屈茨,故延城矣。”

  • 新处县

    西汉置,属中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北。《后汉书·陈俊传》: 光武初,陈俊 “封新处侯”。即此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北。属中山国。东汉初废。

  • 那莫田

    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北。清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乌常泛

    又名乌常泽、黑冢泊。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2:巨洋水“又东北由黑冢泊入海。黑冢泊,《述征记》谓之乌常泛。齐人名湖为泛。冢即秦皇望海台也”。

  • 时住山

   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三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时住山“蜀汉诸葛亮行师驻此”。

  • 涢山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大洪山。《水经· 涢水注》: 涢水出大洪山,“山在随郡之西南。……时人以涢水所导,故亦谓之涢山矣”。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 元嘉年间,“涢山蛮最强盛,鲁宗之屡讨不能克,庆之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