涛城铺
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南涛城镇。明嘉靖 《建平县志》 卷3: 涛城铺 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南涛城镇。明嘉靖 《建平县志》 卷3: 涛城铺 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十里三沟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三沟驿在“县东十五里。路出合肥”。
底柱山三门之一。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北黄河三门峡水库中。《清一志· 陕州》 “底柱山” 条引《陕州志》: “三门: 中神门,南鬼门,北人门。惟人门修广可行舟。”即底柱山“三门”之中门,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北黄
①亦名小积石山。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9枹罕县: “积石山,一名唐述山,今名小积石山。在县西北七十里。”炳灵寺开凿于此。②一名大积石山。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。《尚书
①清嘉庆十五年(1810)置,属阳江镇。在遂溪县东山墟(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东山镇)。②在今广东云浮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罗定州东安县:东山营“在县(今云浮市)东四十里。其北十里有料峒营,相近者
一名徊村岭、亨龙岭。在今福建顺昌县南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 100南剑州顺昌县 “七台山” 条下: “有徊村岭,高五十丈,险峻乌道,至岭头坦平,路寻小溪而入,其山徘徊掩映,谓之徊村。”
又称晋察冀边区。位于同蒲路以东,津浦路以西,正太 (今石太)、德石路以北,张家口、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,分北岳、冀中、冀热辽三区。1937年10月,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南下,留下的部队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
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间,朱红灯领导的义和团进驻于此。在今山东省茌平县东南。清光绪间,朱红灯领导义和团进驻其地。
在今甘肃山丹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山丹卫: 南草湖 “在卫城南,周回九里。又西草湖,在城西十里,周回 七里,与南草湖水皆可溉田”。
在今广西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家村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道家圩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即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大沙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四会县有大沙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