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头市
①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霞山区海头镇。明万历 《雷州府志》 卷4: 遂溪县有海头墟。清道光 《遂溪县志》 卷4: 海头市在 “县东南六十里”。
②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海头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儋州图: 西南有海头汛。
①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南霞山区海头镇。明万历 《雷州府志》 卷4: 遂溪县有海头墟。清道光 《遂溪县志》 卷4: 海头市在 “县东南六十里”。
②即今海南省儋州市西海头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儋州图: 西南有海头汛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临顿路北端。《吴地记》云: “吴王亲征夷人,顿军憩歇,宴设军士,因此置桥。” 宋朱长文 《吴郡图经续记》: “临顿者,亦吴时馆名也。陆鲁望 (龟蒙) 尝居其旁。”
即元之浯勒扎河。今蒙古国东方省乌勒吉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五月,“戊寅,车驾至兀古儿扎,虏果先遁,乃驻兵河上,赐兀古儿扎河名清尘河,夜倍道追虏”。
唐天授二年 (691) 析夜郎县置,属沅州(后改业州, 又改州)。 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。五代时废。古县名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析峨山县置,因西临渭溪得名。治今湖南
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南茅坪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麻阳县: “苞茅山,产茅,有刺而三脊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麻阳县 “龙门山” 条下: “又苞茅山,在县东九十里。产茅三脊,可以缩酒。相传楚贡苞茅
在今四川南溪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九盘溪“在南溪县。有洞。普溪上有童子遇龙翁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南溪县:九盘溪在“县西北四十里。其水盘曲入于江”。
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1引《郡国志》 云: “刘渊击刘琨于此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2介休县: “板桥城在县西北十八里。……其城阻水,以板桥为渡,因名。”
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北骑岸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南通市) 东北有“骑岸”。在江苏省通州市中北部、团结河北岸。面积75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骑岸,人口8500。
一作栗木关。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八十里栗木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恭城县图:北有栗木街。
1921年由丰镇、凉城、兴和三县析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即今内蒙古集宁市。1922年改为集宁县。
在今云南文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: 波些山在 “司 (治今县西南旧城)西四十里。孤峰秀削,冠群山之上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