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浙岭

浙岭

一名浙源山。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南一百六十里的率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休宁县于率山后,又云:“浙溪水出浙岭下,至县西一百一十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云,浙江北经黟县下,东入海,即此溪也。”此为误证 《汉志》,以率水为浙江正源,称为浙溪水; 于率山之外,别列一浙岭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6徽州袭此,所记新安江四源,于 “自休宁者出率山” 外,又云 “自婺源者出浙山”,即 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所云 “在婺源北七十里” 的浙源山。明、清 《一统志》 均沿用此说,致使浙溪与率水混淆不清。实则浙岭即率山,并非率山之外别有浙岭成浙源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幽州

    北魏置,治所在赵兴郡定安县 (今甘肃宁县)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宁州。

  • 仙泉井盐课司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仁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仁寿县:盐井,“《志》云:府境有盐井大小不一,惟仁寿及简州所出至多,民资其利。有仙泉井盐课司,在治南半里”。

  • 秺城

    即垞城。在今江苏铜山县北。《魏书·显祖献文帝纪》: 天安元年 (466),诏尉元救彭城,“尉元军次于秺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三畔镇

   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北三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柏社镇

    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即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。

  • 武州塞

    又作武周塞。在今山西左云至大同市以西一带。秦筑以备匈奴。以在武州 (今左云县) 置障塞,故名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元光二年 (前133),“ (单于) 贪马邑财物,乃以十万骑入武州塞”。北魏开凿的云冈

  • 光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为光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光山县。大业初为弋阳郡治。唐武德三年(620)为光州治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(1158)改为期思县,寻复为光山县。南宋末废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2)复置。清

  • 楮皮岭

    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霍山县 “梅子岭” 条下: “又县东南四十里有楮皮岭,居人多造纸于此。”

  • 朗中县

    建置不详。北周为梁安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。

  • 罗州

    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石龙县 (今广东化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化州市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六年 (623) 治所在石城县 (今广东廉江市东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招义郡,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