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洱源县

洱源县

1913年改浪穹县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: 西洱河 “源出浪穹县罢谷山”。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而得名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2960 平方千米。人口33万。辖8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玉湖镇。唐麟德元年(664年)始设治,置浪穹州、邓备州。南诏为矣和赕、邓川赕。宋大理为宁北赕、邓赕、凤羽郡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年)设为浪穹县、邓川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凤羽县,治今县南凤羽。属邓川州,后省入浪穹县。清因之。1913年浪穹县更名洱源县,意即“洱海之源”。邓川州改设邓川县。1950年后洱源县、邓川县同属大理专区。1956年起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1961年邓川县并入洱源县。洱源县并入剑川县,1962年复置。地处横断山地北段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蚕豆、油菜籽、烤烟为主,并产核桃、茶叶、花卉、药材等。梅子产量居全省第一。为全国饲养乳牛基地县之一。产淡水鱼。工业有乳制品、果品、水泥、制盐、采煤、印刷、农机修造等。特产乳扇、酥油、炖梅、雕梅、弓鱼、天生黄。滇藏公路、平甸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邓赕诏古城遗址、标楞寺古刹遗址、佛光寨古战场遗址、段信苴宝摩岩碑、茈碧湖、鸟吊山自然景观、地下溶洞清源洞、西湖水乡风光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蒙惠泉

    即蒙泉和惠泉的合称。在今湖北荆门市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8荆门军: 蒙泉 “在军城西。出于硖石山之麓,即蒙山也。南曰蒙,西北曰惠泉。每昼夜两潮水溢数寸。世传: 南出玉,北出珠。崇宁三年,巨蚌夜游北泉,

  • 白墩子

    ①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边墙头墩“八十里至白墩子”。②即今甘肃景泰县北白墩子。民国间设白墩子产盐局。

  • 承营

    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。《晋书· 慕容垂载记》: 太元九年 (384),后燕慕容楷追击丁零翟真,“战于下邑,为真所败,真遂屯于承营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九年(384年),后

  • 双下水

    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双下水“在府西五十里。有两涧合流,因名。南流五十里入于浈水”。

  • 元大都皇城

    元大都在金中都的东北。皇城居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,南墙在今北京东、西华门大街以南,东墙在今南、北河沿西侧,西墙在今西皇城根,北墙在今地安门南。其布局是以太液池(今南海、中海、北海)为中心,东岸建有以大明

  • 百丈驿

    明置,即今四川名山县东北四十里百丈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名山县:百丈马驿“在县东北。即故百丈县治”。

  • 叠兰城

    即今甘肃和政县东南达浪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义熙七年 (411),“河南王乾归徙羌句岂等部众五千余户于叠兰城,以兄子阿柴为兴国太守以镇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四平街

    ①一名老四平街,又称古四平街。即今辽宁昌图县北老四平镇。清宣统《昌图府志》:四平街“东通吉林半拉山门,北至奉化县(今梨树县),西达八面城,南抵��鹭村,其道里距离皆相若,为

  • 棉花坡

    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北四里棉花坡乡。1916年蔡锷护国军与袁世凯北洋军激战于此。指挥这次战斗的是护国军三支队长朱德,彻底打跨三倍于己之敌,取得讨袁重大胜利。诗人吴芳吉 《护国岩词》云: “棉花坡上贼兵满,

  • 乌尔堪屯

    明末清初达斡尔族屯寨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精奇哩江(结雅河)上游支流乌尔堪河口南岸。清乾隆《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》:精奇哩江上源支流乌尔堪河口有乌尔堪屯。17世纪中叶,沙皇俄国波雅尔科夫、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