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源县

洛源县

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归德县置,属庆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原县: “因洛水所出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弘化郡。十三年(617) 废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复置,属庆州。五代时废。


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以归德县改名,治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。隋属庆州、弘化郡。大业十三年废。唐贞观二年(628年)复置,属庆州,贞观四年为北永州治,八年复属庆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属安化郡,至德元载(756年)属顺化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属庆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细利洼

   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巴浪宗

    明作巴朗。又称白浪木、巴朗宗、巴浪宗、巴纳木宗。即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。“巴浪”为两姓名。传说13世纪著名喇嘛译师巴扎·尼玛扎巴和纳朗·多吉敦炯二人曾在此处一起念经,后以二人姓名首字为当地地名。清《

  • 益宁郡

    南齐永明五年 (487) 析平乐郡益宁县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昆明市西山区。隋废。

  • 暖池塘

   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暖池塘乡。民国 《锦西县志》 卷1: 暖池塘镇 “西北有暖泉,故名”。

  • 若水

    ①即今雅砻江及与雅砻江合流后至云南巧家县的一段金沙江。为蜀地至云南西部必经之地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 相如略定西夷,“除边关,关益斥。西至沫、若水”,即此。②在今湖南会同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会

  • 锡赫特山

   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与滨海边疆区东之锡霍特山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锡赫特山 “在宁古塔城东南一千五百七十里。高三十里,周一百里。乌苏哩江、伊津河、奇噜俱发源于此。其南即大海”。

  • 十二子石

    古岛屿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南卡里马塔岛稍北。或以为即其中之塞鲁土岛。中世纪时为中国和阇婆(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)间往来船舶所必经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“航海外夷”条:“阇婆之

  • 者马河

   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: 者马河 “在永宁州 (今永宁镇) 西北六十里。即者卜河之讹也。自安南县 (今晴隆县) 流入境,下流注于盘江”。

  • 保靖州宣慰使司

    明洪武六年 (1373) 升保靖州安抚司置,属湖广行省 (寻改属都司)。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。清雍正七年 (1729) 改为保靖县。

  • 广南东路

    北宋端拱元年(988)分广南路东部地置,治所在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贺江、罗定江、漠阳江以东地区。简称广东。元至元间废入江西等处行中书省。又作广东路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年)分广南路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