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洛川县

洛川县

①十六国后秦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旧县镇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洛川县: “以县界有洛川水为名。” 后废。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,为鄜城郡治。治所在高槐 (今洛川县东北十里安宫村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移治今县东北旧县镇,属鄜州。大业初属上郡。唐属鄜州。明泰昌初改雒川县,不久复改洛川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 (1766) 迁治凤栖堡 (即今洛川县治)。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浙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东境。后废。


在陕西省北部、北洛河中游。属延安市。面积 1886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3万。辖7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凤栖镇。周为白翟(狄)地。秦为鄜邑,西汉设鄜县,新莽改名修令县。东汉初废。十六国后秦姚苌在今县东北增设洛川县,因境内北洛河得名(《元和郡县志》洛川县:“以县界洛川水为名。”)。后废,北魏太平真君中复置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县治再迁进蒙(今旧县镇)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敷城县改名鄜城县,三年迁郡治今富县富城镇。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年)又改鄜城县为昭化县,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名鄜城县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降为鄜城镇并入洛川县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洛川县治迁今址。1914年属榆林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。1950年属延安专区,1968年属延安地区,1996年属延安市。地处黄土高原区。北洛河流经县境西侧,境内诸水汇入洛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-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烤烟、油菜籽为主。洛川苹果闻名。工业有农机、炼油、粮油加工、烤烟加工及包装等。西包公路经此。革命纪念地有中共洛川会议旧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游寺

   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五里马召乡黑水河畔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。仁寿元年(601)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, 改名仙游寺。唐咸通年间改为三寺,一寺早毁,今

  • 临昆山

    在今广东潮阳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潮阳县: 临昆山 “在县西三十五里。相传旧县置于其下”。

  • 留山

    一名丹霞山。在今河南南召县东。《金史·武仙传》: 天兴元年 (1232),金兵败于三峰山,武仙“遂走南阳留山,收溃军得十万人,屯留山及威远寨,立官府,聚粮食,收器械”。即此。(1)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南

  • 白石山水

   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林头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栅水又东,左会白石山水,水发白石山西,经李鹊城南,西南注栅水。”杨守敬注:“今水自含山县西南流至巢东南,入濡须水。”

  • 仓泉县

    北魏太和四年(480)置,为仇池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(一说在今甘肃成县西北)。北周移治今甘肃礼县西南阶陵故城。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为上禄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四年(480年)置,治今甘肃

  • 汶阜山

    即今四川岷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秦宓传》:“蜀有汶阜之山,江出其腹。”又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岷山“又谓之汶阜山,出徼外,江水所导也”。古山名。即汶山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秦宓传》:“蜀有汶阜之山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三山岛

    ①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大连湾中三山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金州卫:三山岛“在城南海中。天启中,毛文龙言三山岛在旅顺东三百里,从岛可以入旅顺,旅顺者,登莱朝鲜水路津要也。三山岛转北二百里为广鹿岛,从岛可入金州

  • 沙岭

    又名沙岭子。即今河北宣化县西北二十六里沙岭子镇。《辽史·道宗纪四》:大安六年(1090),“猎沙岭”。即此。(1)古山名。即今河北省宣化县西北沙岭子。辽大安五年(1089年),道宗猎于沙岭;明永乐中,

  • 虎蹲山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外海中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18定海县: 虎蹲山在 “县东二里。屹立海口,象形而名之”。

  • 百里城

    亦名百城。唐李元谅筑,即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大历八年(773),吐蕃为患,郭子仪使浑瑊西击,“乃引兵趣秦原,鸣鼓而西,虏闻之, 至百城,返”。大历十年(775),“吐蕃寇泾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