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法特哈门

法特哈门

又作巴延鄂佛罗边门。清置,在今吉林舒兰市西北法特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法特哈边门 “在吉林城北一百七十里。一名巴延鄂佛罗。由吉林至白都讷、黑龙江之道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岭镇

    亦名北岭镇。唐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置,属恭州。在今四川红原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80恭州:“西北至柏岭镇四十里。”

  • 辄兴县

    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当在今江苏睢宁县境。东汉废。

  • 大厘城

    唐代“河蛮”所筑,南诏重加修筑,为大厘赕治所。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六十里喜洲镇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5:“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四十里,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,邑居人户尤众。咩罗皮多在此城。并阳苴咩并邆川,今并南诏往来

  • 永熙县

    南齐置,属广熙郡。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。隋属永熙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改名永宁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东省罗定市西南罗定江之东。属广熙郡。隋改属永熙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名永宁

  • 新台 (臺) 边门

   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新台门蒙族乡。清于此置边门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 新台边门 “在宁远州西北七十里。旧设于芹菜沟,在州西北四十里。本朝康熙三十六年展边移置于此,有章京驻防”。

  • 边吴泊

    又称边吴淀。宋辽边界上主要塘泺之一。在今河北省安新县西南、北二边吴村一带。为滹沱、唐(滱水)、沙、濡河等水所汇积,下游泄入界河。北宋时在此广开稻田,以防辽骑南下。后久不修治,渐归淤塞。

  • 琴德山

    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 思南府》: 琴德山 “林木苍翠,洞壑幽胜”。

  • 匼河遗址

    在今山西芮城县西黄河东岸匼河村附近。1960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,与原始石器同层有肿骨鹿、扁角鹿、三门马、德氏水牛、师氏剑齿象、披毛犀等化石,时代与陕西蓝田猿人相当,名之为 “匼河文化”。

  • 原宪城

    在今山东平邑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费县“舆城” 条下: “又原宪城,在县西北百十里。或曰原宪所居。”

  • 硖石湖

    在今浙江海宁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海宁县: 硖石山 “一名紫微山,其并峙者曰赞山,两山相夹,中通河流,曰硖石湖”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、三十五年 (1556) 倭寇两次侵犯硖石,均停泊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