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渡门隘

河渡门隘

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河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阳县 “兴安镇” 条内: “河渡门隘在招收山下。《志》 云: 县有下游营守河渡门、磊口等处。……嘉靖三十八年倭贼从招宁巡司河渡、磊石入犯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乡水

    即今河北怀安县北西洋河。源于内蒙古兴和县南,流至河北怀安县东与东洋河合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延乡水“东径延陵县故城北,……又东径罗亭,又东径马城南,又东注修水”。即此。

  • 高华屿

    即今台湾岛东北之花瓶屿。《隋书·流求传》: 大业六年 (610),陈稜、张镇州率兵自义安(今广东潮安) 浮海击流求,“至高华屿”。即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泉州 “东行二日至高华屿”,当指今澎湖列岛

  • 汃水

    亦名三水河。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、三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:邠水“在三水县南。源出鄜州宜君县竞窝山,西南流径县城南,又西南流四十里入泾水。 一名师水。又名三水河。灌溉所资也”。

  • 霁虹桥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八十里,跨澜沧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永昌军民府保山县: 霁虹桥“武侯南征孟获,架桥济师。后以索为之,修废不一。元至元中,也先不花重修,名曰霁虹。明初,镇抚华岳置二铁柱于两岸以维舟

  • 攸州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升攸县置,属天临路。治所即今湖南攸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攸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攸县置,治今湖南省攸县。属潭州路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攸县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降

  • 吐护真河

    又作讬纥臣水。即今内蒙古辽河上游南支流老哈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檀州燕乐县:“又北八百里有吐护真河,奚王衙帐也。”即“土护真水”。

  • 采石矶浮桥

    北宋开宝七年 (974) 建,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与和县西南横山浦之间长江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采石矶浮桥 “开宝七年,王师伐江南,上遣郝守濬率丁匠,自荆南以大舰载巨竹絙,并下朗州所

  • 梁启超故居

   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环城镇茶坑村。梁启超 (1873—1929) 字卓如,号任公,又号饮冰室主人。广东新会茶坑村人。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,维新派领导人之一。故居建于清咸丰、同治年间。为三合院式

  • 只多

   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尽犊一带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
  • 赵曲镇

    清置,属襄陵县。在今山西襄汾县北十五里赵曲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