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南道

河南道

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因在黄河之南,故名。辖境约当今山东、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 (唐河、白河流域除外),江苏、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分置采访处置使,治所在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分置都畿道。乾元元年 (758) 废。


唐贞观十道、开元十五道之一。贞观元年(627年)置,因在黄河以南得名。辖境相当今山东、河南二省黄河故道以南除唐河、白河流域以外地区,江苏、安徽二省淮河以北地区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分置都畿道,辖境缩小。乾元元年(758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丙龙岩

    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��嘉县:丙龙岩“在县(治今��嘉街)北十里。岩高数丈,下有水, 自景东府流入境,下流亦入于卜门河”。

  • 白牛

    即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二十八里白牛乡。《后汉书·安成孝侯赐传》:建武三十年(54),封刘赐子刘嵩“为白牛侯”。唐李贤注:“白牛,盖乡亭之号也。今在邓州东也。”

  • 喀图山

    一名哈布图山。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哈图山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4: 喀图山 “其木多桦杨,其矿多金,其兽多彪虎、黄熊,善搏人,有鸟焉小而善鸣,土人呼之为几回醉酒。良戛尔图之水出焉,南流,伏于戈壁”。

  • 千罗畈镇

    明置,属霍山县。即今安徽金寨县南一百一十里的前畈乡。西侧有后畈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霍山县:千罗畈镇在“县西北八十里。《志》云:初置巡司于故埠镇,后改镇为县,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,是也”。古镇名。在今安徽

  • 沈阳中卫

    ①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沈阳、抚顺等市地。天启元年(1621)地入后金废。②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寄治在长治县(今山西长治市)。后废。明洪武

  • 白宫市

    即今广东梅县东白宫镇。清光绪《嘉应州志》卷1:“东路连潮州白鸭袅嶂顶,到白宫市三十里。”

  • 赤山约

    在今广东海丰县东郊。1922年9月,彭湃在此组织赤山约农会。农会旧址原是明代灵雨庵,为二进四合院建筑。

  • 走马坪寨

    即今贵州福泉县南走马坪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走马坪寨“旧为控扼苗蛮之处”。在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。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年),贵州巡抚冯岳于此置哨堡,属播州宣慰司。

  • 小韩城

    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禹州:小韩城“战国韩哀侯所筑”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:小韩城,“《旧志》:小韩城在州西北十三里。韩哀侯所筑,今名韩城”。

  • 西华山

    ①在今江西石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石城县:西华山在“县西五里。旧名乌石嶂。高千仞,俯视城郭,相接者为五龙岩”。②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“玉枕山”条:西华山“在府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