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府路
元改金昌府置,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以北,巩义、登封二市以西,黄河以南,陕西潼关以东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河南府。
又称河南路。元改金昌府置,治洛阳县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,巩义、登封二市以西及熊耳山以北地区。属河南江北行省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复为河南府。
元改金昌府置,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以北,巩义、登封二市以西,黄河以南,陕西潼关以东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河南府。
又称河南路。元改金昌府置,治洛阳县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,巩义、登封二市以西及熊耳山以北地区。属河南江北行省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复为河南府。
明万历十四年 (1586) 于旧程番府治置,属贵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。1913年改为定番县。明万历十四年(15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,入据定番
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三十里,接桃源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辰州府二》: 界亭驿 “旧有驿丞,今裁”。
在今浙江平湖市东海滨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海盐县有芦沥盐场。北宋置,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海滨。明、清设盐课司于此。
即棠谿。春秋楚地。在今河南西平县西。《左传》: 定公五年 (前505), 吴王阖闾之弟夫㮣“奔楚,为堂溪氏”。战国属韩。以产剑戟而称著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“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、棠谿
在今四川三台县。产井盐。民国设场长,理盐务。
在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梁门外西北。后周世宗建,初名太清观。赵匡胤建立宋朝后,随建隆年号改名为建隆观。北宋亡后毁于兵火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北十二里小坪。初名小浦,清中叶改为小坪村。京广铁路经此。
在唐汴州城(今河南开封市)内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武皇纪》:唐中和四年(884),李克用大破黄巢军,凯旋过汴州。朱温迎劳入城,“馆于上源驿”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》:天福五年(940)九月,“改东京
即今四川苍溪县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,“西川沧溪知县赵龙遣间使入宋,敕流远方,籍其家”。
清置,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北音钦屯。清西清《黑龙江外记》卷2:“齐齐哈尔西北四十里,有喀喇屯,……屯稍北即因沁屯,旧时楚勒罕在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