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河站
即今山东东平市西南沙河站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1 《舆图志》:东平州(今州城镇)东南有沙河站。
即今山东东平市西南沙河站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1 《舆图志》:东平州(今州城镇)东南有沙河站。
亦作荷节县。东汉改符县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建安十八年 (213) 属江阳郡。西晋复为符县。《晋书·杜弢传》: 杜弢 “祖植,有名蜀土,武帝时为符节令”。古县名。东汉时改符县置,治今四川省
在今安徽萧县东南四十里天门山口。元至元中建。明宣德年间(1426—1435)重修。原有殿宇在抗日战争时被毁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二十余间。四周古木参天,苍翠葱郁。层峦起伏,怪石嶙峋,若虎若牛,若马
在今四川蓬安县西五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8顺庆府:三合山“在蓬州西五十里”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68蓬州:三合山“三峰并起,围环相合,因名”。
①北宋政和三年 (1113) 置,治所在庆符县(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庆符县: 迎祥山 “宋置祥州以此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西北地。宣和三年 (1121) 废。②辽兴宗时以铁骊
简称康。清末拟建西康省。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:“边地方古康地,其地在西,拟名西康省。”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,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,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, 省会在康定县(今四川康
在今福建建阳市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 焦源山 “岌峭拔, 登者曲折五里始达其巅。《事林广记》 以为第三十一福地”。
又作北辰山。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余庆县: 拱辰山在 “县南百五十里。以山势北向而名”。
明置,属青川千户所。在今四川青川县西青溪镇西北白熊关(北雄关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青川千户所:北雄关“在所北,接陕西文县界”。
今四川沐川县西北高笋乡。清乾隆《屏山县志》卷1:石堰乡在“县西北三百四十里”。产铁,乾隆间尝设炉开采。1942年改为高笋乡。
即今广东恩平、阳东二市县境之那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莲塘河在 “县东六十里。源出恩平界白马山。一名琨水,曲折流,经县东北百里那龙村,曰那龙河,过莲塘驿曰莲塘河,又经县北六十里合门山,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