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江县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为汶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。地节三年(前67)属蜀郡,为北部都尉治。东汉改为汶江道。
古县名。东汉建安末改汶江道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北。属汶山郡。西晋改为汶山县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为汶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三里。地节三年(前67)属蜀郡,为北部都尉治。东汉改为汶江道。
古县名。东汉建安末改汶江道置,治今四川省茂县北。属汶山郡。西晋改为汶山县。
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在碌云异城(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)。元改江川县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江川县东北江城南。属善阐府。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江川州。
①北宋置,属宁陵县。在今河南宁陵县境。②金置,属武亭县。即今陕西武功县东北长宁乡。明改置长宁驿。③亦名长临河。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长宁镇“在城东南五十五里”。(
在今新疆和田县南阿合阑干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9:阿吉阑干“柴草无多,有三大石,倚石砌有围墙数个”。
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七十里安平镇北酒店寺。
西晋末慕容廆以青州人置,治所在武宁县 (今辽宁凌海市东大凌河东岸)。后废。不久复置。《水经· 大辽水注》: 渝水 “又东南径一故城东,俗曰女罗城。又南径营丘城西。营丘在齐,而名之于辽、燕之间者,盖燕齐
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,西石桥水南出马岭山,积石据其东,丽山距其西,源泉上通,悬流数十,与华岳同体,其水北径郑城西,水上有桥,故世以桥名水也,而北流注于渭。阚骃谓之新郑水。”
在今广东连州市东流沙村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》 “东营” 条下: 流沙营 “在州东十五里”。清设,即今广东省连州市东流沙。
亦作龙观山,又名万胜冈。在今四川雅安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7雅州:万胜冈“在州龙观山,有龙观寺”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5雅州:万胜冈“在州西。有龙观寺。其趾曰百丈山, 自邛崃或起或伏,环雅州治”。清费密
即萌渚岭。五岭之一,在今湖南南部江华瑶族自治县与广西东部贺县之间。即“萌渚岭”。
秦置,属三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。西汉属河南郡。三国魏正始三年 (242)为荥阳郡治。北魏太和十九年 (495) 徙治大栅城(今荥阳市)。北齐为成皋郡治。隋属荥阳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