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汝阳县

汝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。东晋为汝阳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

②南朝梁置,属财丘、梁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。北魏以后废。

③隋大业三年(607)改上蔡县置,为汝南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豫州治。宝应元年(762)为蔡州治。元为汝宁府治。1913年改为汝南县。


(1)古旧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南。因在汝水之北得名。属汝南郡。“汝”一作“女”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。县“南有汝水支流,故县得厥称焉”(《水经注·颍水》)。三国魏司马师击毌丘俭屯兵于此。晋仍属汝南郡。东晋、南朝宋及北魏、东魏为汝阳郡治。隋大业初废入溵水县。寻改上蔡县复置,治今河南省汝南县。隋至金历为汝南郡、豫州、蔡州治,元、明、清为汝宁府治。1913年改为汝南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西部。属洛阳市。面积 1325 平方千米。人口42.7万。辖4镇、1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置伊阳县(治今汝阳县城),属汝州。以县西伊阳山为名。1913年属豫西道,1914年属河洛道,1927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洛阳专区。因与宜阳县同音,1959年改称汝阳县。以县城在北汝河北岸得名。1969年属洛阳地区,1986年改属洛阳市。地处伏牛山区和嵩山低山丘陵区,北汝河及其支流马兰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为主。矿产有铝、锌、钼、铁、铝矾土、铜、锰、煤、水晶、萤石、玄武岩、重晶石、方解石、石英等。工业有采煤、化肥、水泥、电力、机械、酿酒等。焦柳铁路和洛界高速公路、临木、伊鲁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上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杜康酿酒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国

    一名墨山国。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。在今新疆和硕县东北、托克逊县南库鲁克山北麓破城子一带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山国“山出铁,民山居,寄田籴谷于焉耆、危须”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(班)乃立焉耆左

  • 浙山

    即定山。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周浦乡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93钱塘县引虞喜 《志林》: “今钱塘江口浙山,正居江中,潮水投山下,折而曲。”

  • 新埭镇

    清置,属平湖县。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三十里新埭镇。在浙江省平湖市北部,北邻上海市。面积27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埭,人口3940。传明初有小市,名埭上。嘉靖年间毁于倭患,后建新市,名

  • 羊楼峒镇

    一名羊楼司。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南六十里羊楼洞镇,西接湖南临湘县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民国初置县佐。盛产茶。

  • 茹口

    亦作峪口、洳口。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峪口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三河县图: 北有茹口。清 《畿辅舆地全图》 三河县: 洳口镇在 “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渔涝

   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渔涝镇。清道光 《封川县志》 卷2: 墟市有渔涝墟。

  • 东皋兰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灵州都督府。侨治鸣沙县界(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,黄河东岸)。后废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以回纥浑部置皋兰都督府,后改为东皋兰州。约在今蒙古国土拉河流域。永徽元年(650年)复为

  • 紫帽山

    即今福建泉州市西紫帽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 《景物下》: 紫帽山 “郡之前案也。常有紫云覆其顶上”,故名。在福建省晋江市区西北15千米的紫帽镇。海拔518米。常有紫云覆盖,又因山形似古代官帽,故

  • 下灌墟

    古名下观。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二十八里下灌乡。清咸丰二年(1852),太平军攻克江华、永明两城后,东进与主力军会师于此。咸丰五年(1855),天地会军焦三、许月桂、李石保、王大才等乘雾袭击清军赵永年部,

  • 福应山

   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仙居县: 福应山在 “县东二里。为近郊之胜,亦名尽美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