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昌县

永昌县

①三国吴分泉陵县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西北七十三里砖塘镇。隋废。

②十六国前秦苻坚建元六年(370)改枋头置,属汲郡。治所在枋头(今河南浚县西南前枋城村)。建元二十年(384)废。

③南朝宋元嘉九年(432)置,属新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南齐后废。

④南朝宋孝建二年(455)以侨户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境。南齐以后废。

⑤唐垂拱四年(688)析洛阳、河南二县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神都道德坊(今河南洛阳市)。长安二年(702)废。神龙二年(706)改洛阳县复置,为洛州治。治所即今洛阳市。唐隆元年(710)复为洛阳县。

⑥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)改福唐县置,属福州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。后唐同光元年(923)复改名福唐县。

⑦五代晋改行唐县置,属镇州。治所即今河北行唐县。后汉复为行唐县。

⑧北宋开宝四年(971)改唐昌县置,属彭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崇宁元年(1102)改为崇宁县。

⑨北宋天禧五年(1021)改永贞县置,属福州。治所即今福建罗源县。乾兴元年(1022)改名罗源县。

⑩辽置,属同州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境内。金废。

(11)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永昌州置,属会川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北五里老街乡。二十四年(1391)复改为永昌州。

(12)清雍正二年(1724)改永昌卫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(13)1913年废永昌府,改附郭保山县置,以府名为县名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因与甘肃永昌县重名,1914年复名保山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三国吴分泉陵县置,治今湖南省祁东县西北。属零陵郡。晋及宋、齐以后因之。隋废入零陵县。(2)唐垂拱四年(688年)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。属洛州。神龙元年(705年)废。(3)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改福唐县置,治今福建省福清市。属福州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复改名福唐县。(4)五代晋以行唐县改名,治今河北省行唐县。属恒州。五代汉复改名行唐县。(5)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改唐昌县置,治今四川省郫县西北唐昌镇。属彭州。崇宁元年(1102年)改为崇宁县。(6)北宋天禧五年(1021年)改永贞县置,治今福建省罗源县。属福州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改名罗源县。(2)旧县名。1913年改保山县置,治今云南省保山市。1914年因与甘肃省永昌县重名,复名保山县。 (3)今县名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,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金昌市。面积 5877 平方千米。人口25.3万。辖6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汉置番和县,治今址,属张掖郡。西晋改番禾县,属武威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复改番和县。唐中叶后地入吐蕃。元初改置西凉府。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永昌路,以永昌王宫殿所在得名。明为永昌卫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永昌县,属凉州府。1914年属甘凉道,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武威专区,1955年改属张掖专区,1961年仍属武威专区。1969年属武威地区,1981年属金昌市。南为祁连山区,北部为龙首山区及荒漠,中部为走廊平原,东大河、西大河、金川河过境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产小麦、谷子、青稞、甜菜、胡麻、油菜籽、瓜果、蔬菜等。盛产秦艽、鹿茸、大黄等中药材。特产发菜。祁连山区为天然牧区,牧养马、牦牛、绵羊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铜、镍、萤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化肥、建材、印刷、冶铁、地毯等。兰新铁路、312国道、河雅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圣容寺塔、钟鼓楼、北海子塔及二坝、鸳鸯池遗址、乱墩子汉墓群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鲒埼亭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三十里鲒埼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鄞县: “有鲒埼亭。” 师古注:“鲒音结,蚌也,长 一寸,广二分,有 一小蟹在其腹中。埼,曲岸也,其中多鲒,故以名亭。” 清全祖望《鲒埼亭集》 即

  • 石头河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石头河子镇。清光绪《皇朝直省图》吉林图:长寿县东南有石头河子。光绪《吉林全省地舆图》作十道河子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8:东清铁路有石头河子站。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东南部。面积30

  • 平顶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广灵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“平顶山在县北三十里,其顶方平。”②在今辽宁抚顺市南。1932年9月16日侵华日军制造“平顶山惨案”于此,殉难三千多同胞。1972年建立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

  • 臧咱寨土司

    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置,属松潘镇漳腊营。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九寨沟镇 (漳札)。后废。

  • 乌桓

    又作乌丸。为东胡族一支。秦汉之际,东胡遭匈奴冒顿单于的攻击,部分迁居乌桓山(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境,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),因以为名。以游牧射猎为生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燕“北邻乌桓、夫余”。西汉武帝

  • 白下亭

    即白下城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,幕府山南麓。李白诗《献从叔当涂宰阳冰》:“小子别金陵,来时白下亭。”即此。

  • 叶陂

    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叶陂“在府北。明初守臣叶景龙开以灌田, 因名”。在今广东省南雄市北。明初叶景龙开以灌田,故名。

  • 钓矶山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约十里,赣江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: 钓矶山 “在 (州) 城西北十里。广百步,水四绕,云洪崖先生钓游处”。古山名。即今江西省都昌县南钓矶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昔陶侃尝钓于此。”

  • 义水

    即今山西汾阳县南之虢义河。源于孝义市西北,东流经汾阳县南入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孝义县:“义水在县北十五里。亦出狐歧山,东流经此,一名行春川。流入汾阳县境,分为善利、得利、分利、丰义、紫金五渠堰,其

  • 阆川岭

   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泰和县: 阆川岭在 “县南八十里。两旁列峰十一,广袤三十余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