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水帘洞

水帘洞

①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水帘洞“在仙居县西南六十里披云山南。有水自山顶悬崖而下,散温若珠帘”。1962年顶建水库,惟大雨时有瀑布。

②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三官庙北。清孔贞瑄《泰山纪胜》称:“飞瀑从西北来,净如垂练,洞口藏帘中,水弱时隐约可见。”


(1)景点名。(1)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花果山巅、三元家庙团圆宫东侧。洞中宛如堂奥,清泉纷挂,洞口崖缝滴水,点点坠落,恰似冰晶玉球,串以成帘。洞外石壁上有水帘洞、灵泉等题刻。再上有明代“神泉普润”、“高山流水”二石勒,笔势雄浑而豪放。水帘洞在和吴承恩同时代人张朝瑞写的碑记里已有记载,《西游记》里写成孙悟空的老家。水帘洞外西侧尚有清道光帝为两江总督陶澍写的“印心石屋”真书题勒。(2)在河南省桐柏县城西5千米处。群山环抱,松柏苍翠,是桐柏山著名风景之一。水帘洞距地高约20余米,洞内雕塑猕猴一尊,猴身上有泉水流出,洒在石钵中叮咚有声。洞口被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遮盖,犹如珠帘垂挂。沿石壁有阶梯和铁链可攀援而上,进入洞中,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。洞下溪水旁建有小寺,寺内墙上嵌有历代文人游客书写的诗文和题记,称颂水帘洞的奇绝和幽美。(3)在湖北省西部大神农架东北、金银山附近峭壁下部。水从高约百米的壁顶下泻,落入壁脚莲池内,宽近10米,终年不断。水大时,酷似巨幅匹练,震撼群山;水小时,宛如银色薄幔,轻柔飘洒。其遮掩之洞,名之“水帘洞”。穿过水帘,即可入洞。内部宽狭不一,高低不等,忽曲忽直,时左时右,幽深秘邃;奇岩怪石,多具形象,或若雄狮烈马,或若灵猿仙鹤,琳琅满目;流水滴水,皆富回响,或若吹笙品箫,或若鼓琴击金,声声悦耳。邻近数里,有一大河拦断去路,河内之鱼,不论大小,全呈黑色,确属罕见。为神农架胜景之一。(2)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彬县西北部、水帘河入泾河处南岸。水帘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40。村南有花果山,明嘉靖时于道旁石壁刻“花果山”、“水帘洞”字样,故名。清初已分水帘东西二堡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特产彬州梨、大晋枣。有水帘洞煤矿及木制工艺品加工业。西兰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巧家厅

    清嘉庆十九年(1814)析会泽县地置,属东川府。治所即今云南巧家县。民国《云南巧家县调查地志资料》:“巧家二字系初开辟时一夷人之名,附城一带先年系渠领有,此土身殁后,人即以此二字名其领土,设县治时亦即

  • 因远山

   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四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元江军民府:因远山“下有泉,为仲夷溪,分溉田亩,东流入礼社江”。

  • 武流江

    即今广西横县东南武流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横州: “南有郁江,又东南有武流江,源自广东灵山县,流入境合焉。”

  • 阳曲县

    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定襄县东南侍阳。东汉末移治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。北魏属永安郡,移治今阳曲镇南。隋开皇六年(586)改阳直县,十六年(596)改为汾阳县。唐武德七年(624)复改为阳曲县,

  • 春秋时夷国祁姓,为白狄之别种,属鲜虞,后为晋所灭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西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五年 (前527),“晋荀吴师伐鲜虞,围鼓”。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荀吴略东阳,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

  • 马头嶷寨

    在今河北抚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马头嶷寨在“县北二十里, ……皆民堡”。

  • 下辨水

    即今甘肃徽、成二县境之洛河。《元和志》卷22同谷县:下辨水“一名甘泉,县东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十字路镇

    即今山东莒南县治。西汉置高乡侯国于此。明、清置十字路巡司。(1)在山东省莒南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0平方千米。人口1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十字路,人口10万。古时因地处两大道十字相交处,故名

  • 真武洞

   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。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。

  • 精山

   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二十七里。《后汉书·朱儁传》: 南阳黄巾起义军孙夏为帅,“还屯宛中。俊急攻之。夏走,追至西鄂精山,又破之”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: 南阳郡西平县 “有精山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