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塘铺
即今贵州盘县特区南水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普安厅》 “高励铺”条下:“又有水塘铺……旧皆戍守处。”
即今贵州盘县特区南水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普安厅》 “高励铺”条下:“又有水塘铺……旧皆戍守处。”
从辽宁锦西 (今葫芦岛市) 至杨家杖子。长36.2公里。为北宁铁路支线。1940年动工修筑,次年通车。
①亦作杨场、杨家场。即今四川邛崃市东羊安镇。清嘉庆《邛州志》卷3邛州:杨家场在“州东六十里”。②即今贵州开阳县东南四十八里龙岗镇。明天顺间曾为贵州宣慰司同知治所。1914年置龙岗镇。③明初置羊场长官司
隋唐时对今中亚锡尔、阿姆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。九姓指康、安、曹、石、米、何、火寻、戊地、史。康旧居昭武 (今甘肃临泽县境),因被突厥所破,西迁至今中亚,建九姓政权,以昭武为姓,故名。唐永徽中内附,分
在今江苏如东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如皋县: 掘港 “在县东百三十里。西通运盐河,东抵海。有掘港营堡,并置巡司于此”。
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(明水镇)东。西晋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济南郡。移治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四十里古城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省入卫国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东北。属济南郡。
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之纳林河。《清一统志·霍罕》:那林河“在葱岭西北。经流数千里,霍罕、安集延诸国濒之以居。大小泉流支流不一,并会此河。其发源从东布鲁特境,西行过安集延城之北,又西行过玛尔噶朗城北,又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九年 (613),杨玄感至东都,屈突通奉诏驰救,由河阳“济河,军于破陵”。胡三省注: “破陵当在河阳南岸、洛城东北。”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
在今湖南宜章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宜章县“白沙镇”条下:“又县北为召募堡,本宋之永戍寨。明成化八年,设守御千户所,调茶陵卫官兵守御。堡寻废。所移置于县城东。”
在唐汴州城(今河南开封市)内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武皇纪》:唐中和四年(884),李克用大破黄巢军,凯旋过汴州。朱温迎劳入城,“馆于上源驿”。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》:天福五年(940)九月,“改东京
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汉源、石棉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