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都镇

武都镇

北魏置,属梁州。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。《清一统志· 阶州》: 武都故城 “在成县西……杨难当为宋所灭,其地遂废。后魏徙置镇于仙陵山东”。太平真君九年 (448) 改为石门县。


(1)在四川省江油市中部。面积189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武都,人口 4000。1950年为武都镇,1958年为红旗公社,1984年复为武都镇。1992年北城乡并入。有大理石加工、酿造等厂。长城特殊钢厂四分厂、省属318变压站等单位驻此。宝成铁路经此。乡村公路西通绵江平公路。涪江通航。有旅游名胜窦圌山、王佑木烈士纪念馆。(2)在四川省绵竹市中部。面积24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武都山场,人口 1520。1986年新开集市,以场侧武都山为名。1949年为马尾乡,1958年为马尾公社,1984年复马尾乡。1993年建武都镇。有煤、硫铁、石灰石和森林资源。有煤矿及线材、砖瓦等厂。为农副产品及山区土特产品集散地。德天铁路、绵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严仙观。1957年曾出土大量2亿年前的鳞木化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奖中砦

    北宋置,属常宁县。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南七十里铜盆岭。熙宁六年 (1073) 废。

  • 四块坝

    即今四川昭觉县西南四开乡。民国《昭觉县志》卷2:四块坝“平原沃壤,地气温和,汉夷杂居,宜设县佐”。即此。

  • 唐奉镇

    即今河北深州市北唐奉乡。清 《畿辅舆地全图》 深州: 唐奉镇在 “州西北二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深州市西北部。面积85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唐奉,人口2350。传说唐代曾有凤落于此,故名唐凤,后

  • 段家岭镇

    即今河北三河市东二十里段甲岭镇,为遵化、玉田等县入京要道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6三河县图: 东有段家岭镇。

  • 黄墟镇

    即今江苏丹徒市东北黄墟乡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丹阳县东北有 “黄墟镇”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部、京杭运河东岸。面积27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墟,人口 3000。 传说原名荒

  • 利涉桥

    在今福建泰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泰宁县:“利涉桥在县治南,跨大溪上。石址木梁,酾水为五道。宋元以来,历代修建。”

  • 黄茅山

    ①一作黄梅山。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海中大黄毛岛。明嘉靖 《定海县志》 卷5: 黄茅山 “近七里屿”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巴陵县: 黄茅山 “盘亘数里,壁立干霄”。

  • 曹门村

    在今河南新县西南七十里。有吴焕先烈士故居,也是他创办的三堂革命红学旧址。

  • 我罗城

   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。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东晋义熙五年(409),“勃勃又攻(姚)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,弥姐豪地于我罗城, 皆拔之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二》:“黄石即百泉废县,我罗城在黄石东。”在

  • 乐容州都督府

    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