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笼州
北宋置羁縻州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。元改为武龙州。
北宋改武龙县置武笼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、田阳县西北。属邕州。元改武龙州。
北宋置羁縻州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。元改为武龙州。
北宋改武龙县置武笼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、田阳县西北。属邕州。元改武龙州。
唐方镇名。中和二年 (882) 改大同节度置。治所在代州 (今山西代县),领忻、代二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繁峙、代县、原平、五台、定襄、忻州等市县地。次年改号代北节度。五代唐复为雁门,后废。
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北滁槎镇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南昌县: 滁槎街 “距城四十里,濒河”。
1913年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86年改设沿河土家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以沿河土司辖地设置,治今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。1986年撤销,
清光绪十七年 (1891) 置班洪土都司,属镇边直隶厅。治所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四里班洪。傣语 “班” 为坪,“洪” 为榕树,意即榕树坪。1934年改班洪总管。后废。
即今湖南新宁县西南深冲。瑶人所居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 深冲峒 “在新宁县西南。相近有罗绕峒”。
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弄。明初废。元时置,治今云南省盈江县北。明初废。
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二十五里大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太原府阳曲县:“大盂城,府东北八十里。”春秋晋盂县治此。见“大祁城”。
一名仙女岭。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贵县:仙女山“亦曰仙女岭。嘉靖初,藤峡瑶民据此,谓之仙女砦”。古山名。又名仙女岭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北。明嘉靖初,藤峡瑶据此,谓之仙女寨。
简称海朗所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) 置,属广海卫。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海朗所: “在阳江县东南五十里。……有城,周四里有奇。城据海朗山上,因名。下临海,亦曰镇海山,与双鱼所并
即今福建德化县北之浐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德化县:浐溪 “在县北。即戴云山水也。九溪之北流者凡二,合为赤水。西溪东流,迤逦为上涌、下涌、山茶、曾坂、百叶、湖头、李田、涌口等溪,益折而东北,距县百八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