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洛社
即大泽矶社。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,旗山镇西南约六里武鹿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2: 武洛社 “一名大泽机”。
即大泽矶社。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,旗山镇西南约六里武鹿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2: 武洛社 “一名大泽机”。
明置,属宁夏右屯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北杨显堡村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1:杨显堡“有仓场”。
①在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三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四年(329),苏峻将张健、韩滉等西奔,“郗鉴参军李闳追之,及于平陵山,皆斩之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广东东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河源县:平陵山
即今浙江永康市南十里崇道乡麻车头。明置义丰乡巡司于此。清废。
即浔江。指今广西平南县一段江流。《元和志》 卷37平南县: “龚江一名浔江,亦名都泥江,在县南五十步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卷110浔州: 龚江,“《图经》 云: 在平南县南,西通邕、宜二江,东流藤、梧州,
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北。《晋书·苻登传》:东晋太元十八年 (393),苻登将窦冲叛登称秦王,“登攻之于野人堡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蒲城县西北。东晋太元十八年(393年)苻登将窦冲叛登,称秦王,登攻冲于野人堡
唐天宝元年(742)改招义县置,属招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七十里。乾元元年(758)属罗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废入吴川县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招义县置,治今广东省廉江市西北。
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宛丘县: “砚丘,在县东南四十里。高五丈。古老传云:楚王灭陈,于此燕会军土,遂名醼丘。后人语讹为砚丘。”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湖广靖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天柱县。万历二十五年(1597)改为天柱县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置,治今贵州省天柱县。直属湖广都司。万历二十五年(1597年)改置为天柱县
即垛庄驿。今山东蒙阴县东南垛庄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青) 山之东有滥泉,即青溪之源也。口径数丈,其深不测,其泉甚灵洁,至于炎阳有亢,阴雨无时,以秽物投之,辄能暴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