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梅关

梅关

古名横浦关、秦关。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、江西大庾县南大庾岭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6南安军: 梅关 “植柱揭名于庾岭,以分江、广之境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 梅关 “在大庾岭上。两岩壁立,道出其中,最为高险。或以为即秦之横浦关也。……唐、宋以来谓之梅关。明成化中,好事者更为岭南第一关”。


在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的梅岭上。古称秦关。相传汉武帝时,庾胜将军在梅岭上筑城镇守,故梅岭又名大庾岭。唐开元四年(716年),张九龄首倡在梅岭开辟通商之道,沟通赣、粤两省往来。北宋嘉祐八年(1063年),江西提刑、广东转运使蔡挺、蔡抗兄弟,代表两地共商扩修梅岭驿道,并于岭上设关,称梅关。人称“一步跨两省”、“一关隔断南北天”。梅关建关楼,楼两面嵌有巨石匾额,北题“南粤雄关”,南书“岭南第一关”。清康熙年间又于楼侧立一碑,高2.75米,宽1.21米,上书“梅岭”二大字,为南雄知府张凤翔题。关楼地势险要,清代南雄守官陈淮有诗云:“一径高盘积翠巅,雄关扼险锁南天。”是历史上南北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孔道和战争必夺关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那吉屯

    即今内蒙古阿荣旗驻地那吉镇。1941年日伪将阿荣旗由红花梁子迁此。“那吉”,鄂温克语意为“鱼窝子”。

  • 吴兴塘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5:“吴兴塘,太守沈攸之所建,灌田二千余顷。”在今浙江省湖州市东。原名获塘,晋吴兴太守殷康所开,溉田千余顷。后太守沈嘉重修,更名吴兴塘,可溉田二千余顷。

  • 白川州

    辽会同三年(940)置,治所在咸康县(今辽宁北票市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北票市附近地。应历元年(951)改为川州。五代时契丹置,治咸康县(今辽宁省北票市西南)。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北票市一带。辽应历元年

  • 麻林峒

    即今湖南新宁县西北四十二里麻林瑶族乡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新宁县图: 县西北有麻林峒。

  • 青川县

    ①即清川县。治所在今四川青川县西南青溪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武县: “又东有青川守御千户所,洪武四年十月以旧青川县置,属四川都司。” 以青川溪而得名。《明史·李自成传》: 崇祯十年 (1367),李

  • 南社

    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。清康熙间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南社 “离府治二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花怜水

    即今广西平南县北大同江(同和江)。《元和志》卷37大同县:“花怜水,在县东北二十步。”源出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观音山南麓,东南流至藤县西北入浔江。

  • 安陇砦

    北宋元符三年(1100)于陇朱黑城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四十五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安陇砦,“故陇朱黑城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。……北至湟州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龙田市

    即牛田市。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二十八里龙田镇。

  • 白草原

    在今河南襄城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),“裴度过襄城南白草原,淮西人以骁骑七百邀之”。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二年(817年),裴度征淮西,“过襄城南白草原,淮西人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