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梁王山

梁王山

①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曲靖府》: 梁王山 “在寻甸州南七十里。其地名普按马,接嵩明州界”。

②在今云南祥云县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梁王山 “蒙氏时酋长王氏居焉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 引 《云南通志》: “有元梁王行宫遗址,每掘地得琉璃瓦。”


(1)在云南省中北部,跨嵩明县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。原名东葛勒山,因元末梁王在山顶设寨驻兵改今名。又称大梁王山,以驯于澄江县境内的梁王山。呈东北—西南走向。海拔2600米以上。最高峰大尖山,海拔2840米。山体由石灰岩和玄武岩构成。顶部石灰岩出露广,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。(2)在云南省呈贡、澄江二县交界处。原名罗藏山,彝语意为“虎栅山”。后因山顶有元梁王屯兵扎营遗址,遂改今名。主峰海拔2820米,为滇池附近群山之冠。由石灰岩、玄武岩、砂岩组成。群峰耸立,支脉绵延。植被以针叶林为主,有部分阔叶林。森林覆盖率约70%。盛产多种野生药材。为梁王河发源地。登临山巅,遥望滇池、抚仙湖、阳宗海,湖光山色,尽收眼底,有“梁峰兆雨”、“白云兆雨”、“罗藏秋色”胜景。通公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陇水

    ①即今山东淄博市境之孝妇河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陇水南出长城中,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,与般水会。”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安平州:“南有陇水,下流合于逻水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安平州:

  • 大奠堡

    一作大佃堡。明万历六年(1578)置,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坦甸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长奠堡”条下:“大佃堡在宽佃东南三十里。”

  • 大梅溪

    ①兰江支流。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北梅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大梅溪“在县北五十里崧山下。源出浦江县之大洪岭,又有小梅溪出浦江县之乌蜀山,经崧山下而合流,至县西北三十五里金家梁,入于大溪”。②在今福建

  • 灵关山

    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附近。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廓灵关以为门。”刘逵注:“灵关、山名。在成都西南汉寿界。”《宋书·符瑞志中》:西晋咸宁二年(276),“二龙见于汉嘉灵关”。《寰宇记》卷77卢山县:灵关

  • 靖安堡

    ①明置,属三万卫。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尚阳堡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靖安堡 “官军三百五十一员名。杨木答兀屯可屯兵,黄泥冈屯可按伏”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9: 尚阳堡在 “ (开原) 城东四十里,

  • 弋阳江

    简称弋江。即今江西弋阳县境之信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弋阳县:弋阳江在“县东二十里。其上流即上饶江也。又西弋溪流合焉。《志》云,弋溪源出灵山,西流合葛溪。曰弋者,以水形横斜似弋也。又西南会于上饶江

  • 洼 (窪) 儿里

   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三十里洼里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9滦州图: 西南有窪儿里。

  • 贡山设治局

    1932年改菖蒲桶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“治所在高黎贡山间,因以命名。”1952年改贡山县傈傈族自治区。1954年改贡山县。1956年改设贡山独

  • 白沙口

    一名神应港。又曰白沙津。在今海南省海口市北。《宋史·瀛国公纪·二王附》:至元十五年(1278)十月,“赵与珞与谢明、谢富守琼州,(元)阿里海牙遣马成旺招之,与珞率兵拒于白沙口”。即此。

  • 小江

    ①在今广东澄海市北。宋置小江巡司于此。②在今广西上思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上思州:小江“在州东南。即源出峨利江之右江也。流经州境,入宣化县界”。③在今广西浦北县东。源出浦北县北,南流为浦北县与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