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诗词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桂林市

桂林市

1940年析临桂县置,为广西省会。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,北、东与湖南省连接。面积2.8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551平方千米)。人口490.4万(市辖区70.9万)。辖象山、秀峰、叠彩、七星、雁山等5区和阳朔、临桂、灵川、资源、兴安、全州、灌阳、平乐、荔浦、永福等10县及龙胜各族、恭城瑶族2自治县。市人民政府驻象山区。以“江源多桂,不生杂木”得名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置始安县,属零陵郡。三国吴甘露元年(265年)置始安郡。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年)移桂州来治。隋开皇初废始安郡,大业初改桂州为始安郡。宋为静江府。元为静江路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静江路改为静江府,后改桂林府。清因之。1913年为漓江道,1914年改称桂林道。1926年废道直属省。1940年析桂林县县城及附郭部分置桂林市,桂林县改为临桂县,桂林市直隶广西省政府。1949年设桂林市及桂林、平乐两专区。1958年撤销平乐专区,其部分县划归桂林专区;桂林市同时划归桂林专区领导。1961年由自治区直辖。1971年桂林专区改称桂林地区。1981年、1983年阳朔及临桂县划归桂林市。1998年桂林地区与桂林市合并为桂林市。地处桂东北山地区,海拔1000~2000米,猫儿山海拔2141米,为广西最高点;其间有著名的湘桂走廊;中部沿河两岸为典型的峰林槽谷区,溶洞、地下河广泛发育。主要河流有漓江、桂江、湘江、资水、灵渠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甘薯、麻类、甘蔗、花生、烟叶为主。林产以松、杉、毛竹、银杏、油茶等为主。水果以柑橘、“沙田柚”、板栗、柿、枣、荸荠、夏橙等为大宗。矿产有铅、锌、硫铁、铜、滑石、锰、钨、锑、水晶、重晶石、石灰石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机械、发电、化工、水泥、食品加工、冶炼、造纸、制药、纺织、电子、仪器仪表、木材加工、酿酒、制糖等。湘桂铁路斜贯中部,322、323、324国道及桂柳高速公路经此,漓江、桂江、湘江可通航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名胜古迹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桂林漓江风景区,有独秀峰、叠彩山、象鼻山、九马画山、碧莲峰、书童山、七星岩、芦笛岩、靖江王城及王府墓群、桂海碑林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丫髻山

    ①俗称东山。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刘家庄乡北部。为京东名胜,与京西妙峰山齐名。旧属怀柔县,1946年划归平谷。山上有碧霞元君庙。清康熙《丫髻山玉皇阁碑》称:“距京师百里有山曰�ᙌ

  • 龟化城

    又名龟城。即今四川成都市。东晋干宝《搜神记》:“秦惠王二十七年,使张仪筑成都城,屡颓。忽有大龟浮于江,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。仪以问巫。巫曰:依龟筑之。便就。故名龟化城。”

  • 永定关

    五代唐置,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小剑山下。《资治通鉴》:后唐长兴元年(930),董璋“复于剑门北置永定关,布列烽火”。

  • 急水河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五十里前所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广宁前屯卫:急水河堡在 “卫西五十里。宣德三年增置中前千户所于此。堡南有芝麻湾,滨海要地”。

  • 荆山县

    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为重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置南漳县。②南宋宝祐五年 (1257) 置,为怀远军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。元至元二十八年 (1291)废

  • 梁城

    ①在今天津市宁河县北宁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宝坻县: 梁城,“ 《志》 云: 唐末刘仁恭所筑。刘守光为燕王曾屯兵于此,即今梁城所也”。②在今安徽淮南市 (田家庵) 附近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“ (淮

  • 嵌头寨

   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嵌头,界于山海间,为登陟要地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巡司于此。清顺治年间废。

  • 万里桥

    ①亦名笃泉桥。战国秦建于检江上,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。《元和志》卷31成都县:“万里桥架大江水,在县南八里。蜀使费祎聘吴,诸葛亮祖之,祎叹曰:万里之路,始于此桥。因以为名”;刘光祖《万里桥

  • 仁威垒

    又名甲城。在今江苏句容县南。《南史·周弘让传》:南朝梁承圣二年(553),周弘让“为仁威将军,城句容以居之,命曰仁盛垒”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0:仁威垒,“故老相传达溪将军屯兵于此。或云弃甲,因名甲城

  • 江南道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置,为全国十道之一。因在长江之南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省及江苏、安徽长江以南,湖北、四川长江以南一部分和贵州东北部地区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为江南东道、江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