株树潭
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株潭镇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珠树潭巡司 “在万载县。明初置铁山界巡司,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”。
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株潭镇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珠树潭巡司 “在万载县。明初置铁山界巡司,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”。
古名子庄关、金坡关。在今河北易县西八十里紫荆岭上,太行七径蒲阴。金、元以来称紫荆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 “重险紫荆” 条引 《州志》:“以山多紫荆树,因改今名。” 山谷崎岖,扼京师西之险,为防戍最切
①唐贞观三年(629)置,属羁縻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附近。后废。②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羁縻琰州。治所在今贵州平坝县南。旋废。古县名。(1)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今贵州省平坝县
①即今江西铜鼓县西南大沩山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大沩山“在义宁州西南二百五十里。周四十里,西通湖南浏阳,东通新昌,南通萍乡。林木茂盛,昔为盗薮。明万历中设铜鼓石营守备于此”。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2义
1942年由长寨、广顺二县合并设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。由长寨、广顺二县各取一字为名。在贵州省南部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1543 平方千米。人口25.3万。辖7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
北魏皇兴四年(470)置,属东雍州。治所在白水县(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西部等地。太和中废。
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六盘山东麓和尚铺。清宣统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3固原直隶州图: 南有和尚铺。
黄河津渡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上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白土城“在大河之北,而为缘河济渡之处”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吕光亲讨羌彭奚念,“奚念大惧,于白土津累石为堤,以水自固,遣精兵一万距守河津”
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兴业县: 南山陂在 “县北二里。东北二里又有大陂……灌溉民田,各至数十顷”。
当在今伊朗波斯湾东北岸布什尔东南的哈里勒角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加里那,国近具山,其地硗确, 田瘠谷少。”
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在今阿富汗东北角兴都库什山北瓦罕地区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钵和国 “在渴槃陁西。其土尤寒,人畜同居,穴地而处。 又有大雪山, 望若银峰。 其人畜唯食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