柽
即荦。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僖公元年 (前659),“八月,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郑伯、邾人于柽”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 “柽,小城也。在陈郡西南。”
古邑名。(1)又作笙或生窦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。《公羊传》宣公十八年(前591年):鲁公孙归父还自晋,至柽,闻宣公薨家遣,帷,哭君成踊,即此。(2)又作荦或朾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。《春秋》僖公元年(前659年):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郑伯、曹伯、邾人于柽。”即此。
即荦。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僖公元年 (前659),“八月,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郑伯、邾人于柽”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 “柽,小城也。在陈郡西南。”
古邑名。(1)又作笙或生窦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。《公羊传》宣公十八年(前591年):鲁公孙归父还自晋,至柽,闻宣公薨家遣,帷,哭君成踊,即此。(2)又作荦或朾。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。《春秋》僖公元年(前659年):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郑伯、曹伯、邾人于柽。”即此。
在今山东费县东南五十里。东泇水发源于此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5作 “旗山”。
在今湖北通山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通山县: 新开岭在 “县北七里。路出岭下,险峻殊绝。宣德间凿其巅,为兴国必由之路”。
即孟缅。今云南临沧县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一》: “顺宁附境有猛猛、猛撒、猛缅,所谓三猛也。”
西汉置,属酒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金镇稍东。《元和志》卷40玉门县:“汉罢玉门关屯戍,徙其人于此,因以名县。”北魏分置玉门郡治此。北周改为会稽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改为玉门县,属瓜州。大业
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4:疏勒府布鲁特岳瓦什部辖境中有“玉区塔什”。
①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。《国语·郑语》:史伯对郑桓公曰:“是其子男之国,虢、郐为大。……若克二邑,邬、弊、补、舟、依、、历、华, 君之土也。”《水经·
在今广西藤县城北流河畔。宋初建于东山山麓,后迁今址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9藤州: 浮金堂“在镡津县 (今藤县) 衙东山”。宋苏轼被贬儋州 (治今海南儋州市西北中和镇),获赦北归,从北流乘木筏至镡津县
地区名。指今四川东部地区。《旧唐书·杜甫传》:永泰年间,杜甫“乃游东蜀依高适,既至而适卒”。
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北二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丰城县:赤冈“接新建县界,濒江壁立,土石皆赤”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4丰城《山川》:赤冈山“在丰城县西二十里。一名黄金城”。
西汉改曲阳县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县城在山曲之阳,是曰曲阳,有下,故此为上。”东汉属中山国。三国魏属常山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并入新市县。景明元年(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