柔刚山
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安居县: “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。”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居县: “旧治柔刚山。” 柔刚县以此为名。
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安居县: “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。”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安居县: “旧治柔刚山。” 柔刚县以此为名。
即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东南五十二里南中堡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永年县图: 西南有南中堡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单州置,属济宁府。治所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。十八年 (1385) 改属兖州府。嘉靖二年 (1523) 以河患徙今治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 改属曹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
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一百二十四里大屯乡大屯山麓。为清代彝族诗人、土司余达甫的庄园。建筑为三重殿式,砖木结构。青砖院墙高约5米,有六座碉楼。正面门楼庄严,东侧有轿厅,西侧有花园及蒂莲式鱼池。整个建筑仿唐代
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军潭隘“在广丰县东南五十里。南至福建浦城县界塘峰洞十五里,西至封禁山五十里。相近又有港头、石溪、上木、靖安四隘”。
①北宋建。在今湖北鄂州市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 寒溪寺 “在武昌县寒溪上。一名资圣寺。宋苏轼 《菩萨泉铭序》: 陶侃为黄州刺史,有渔人得金像,视其款识阿育王所铸文殊师利像也。初送寒溪寺及侃迁荆州,
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南之朱家尖岛。清许琰《普陀纪胜》:“朱家尖山在南海中,即月岙也。山尖最为耸拔,可以瞭远。明时倭乱,曾据于此。”
即今安徽和县西北香泉乡。清光绪 《直隶和州志》 卷4: 香泉镇 “旧名平疴镇,州北四十里”。
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木伦。
亦名金山。在今四川绵阳市东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9绵州引 《周地图记》 云: “富乐山,高广为众之秀,登之望见州城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3绵州: “有东西门,东门久塞,富乐山气所冲,门开张则丧乱
在今河北沧县西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衡漳又东左会滹沱别河右渎,又北入清河,谓之合口。”《魏书·地形志》 浮阳县下亦载:“西接漳水,衡水入焉,今谓之合口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三年(388),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