枚洄镇
在今安徽泾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七年 (624) 二月,“辅公祏遣兵围猷州,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。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祏,破之。壬子,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之党于猷州,拔其枚洄等四镇”。
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泾县境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,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党于猷州,拔其枚洄等四镇,即此。
在今安徽泾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七年 (624) 二月,“辅公祏遣兵围猷州,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。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祏,破之。壬子,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之党于猷州,拔其枚洄等四镇”。
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泾县境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,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党于猷州,拔其枚洄等四镇,即此。
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属东胜卫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。后废。
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武功县置,属乾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北四十里武功镇。元复名武功县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改武功县置,治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武功镇。属乾州。元复名武功县。
元至元中置,属四川南道宣慰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南。后废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敦谦沙洲。1935年命名沙岛。1947年改名敦谦沙洲。
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汤河。为太子河支流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辽东郡居就县: “室伪山,室伪水所出,北至襄平入梁也。”
元置,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改置青山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青山长官司。
在今北京市西南。《宋史·宋琪传》:北宋端拱二年(989)将伐辽,宋琪建言:“出安祖砦,则东瞰燕城,裁及一舍,此是周德威收燕之路。”
在今江苏无锡市西二十五里。与独山对峙,屹立湖畔。清光绪 《无锡金匮县志》卷2: 管社山 “有项王庙,或云夏王庙。相传独山门为神禹所凿,故祀于此,后乃讹夏为项也”。
1949年由安阳县城区及近郊析置,属平原省。治所即今河南安阳市。1952年划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北部。面积 7413 平方千米(市辖区247平方千米)。人口533.2万(市辖区 1007.6 万)。辖文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南城宫内。《邺中记》 载: “圣寿堂北置门,门上有玳瑁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