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山馆
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“上京者,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。” (按,此里距有误,据宋富弼 《行程录》: 由中京至临都馆、官窑馆,再至松山馆,为一百九十里)。
辽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龙王庙。为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驿馆。
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“上京者,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。” (按,此里距有误,据宋富弼 《行程录》: 由中京至临都馆、官窑馆,再至松山馆,为一百九十里)。
辽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龙王庙。为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驿馆。
①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5南康军:凤栖山在“在建昌,今名同安山。有崇胜院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建昌县:凤栖山在“县(治今艾城)西十五里。山势旋伏,状如栖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
即今山西汾西县东南僧念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 “神符堡” 条下: 僧念堡 “在县南”。
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浯屿岛。《明通鉴》: 嘉靖二十八年 (1549),“是时浙江通番出入于宁波定海间,闽人通番出于漳州浯屿间”。《明史·和兰传》:天启中,和兰 “出没浯屿、白坑、东椗……甲洲间,要求互市
又作大磘湾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满州乡九棚村东北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恒春县:“自治东越射麻里、万里,得高士佛而至八瑶湾。”
唐置,治所在唐林县 (今越南义静省东南境)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唐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唐县注引应劭曰: “唐水在西。” 《水经· 滱水注》:“ (唐) 城西又有一水,导源县之西北平地,泉涌而出,俗亦谓之为唐水也,东流至唐城西北隅,堨而为湖,俗谓之唐池
明初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武九年(1376)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。至永乐十一年(1413)有十三布政使司,故又称十三省。明初沿袭元制,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。洪
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崤山侧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 蹇叔哭曰,“殽有二陵焉,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”。
1913年废曲靖府,改附郭南宁县置,以府名为县名。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曲靖市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1983年与沾益县合并建曲靖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置,治今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城关镇。1962
即白石垒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,幕府山南麓。其地本名白石陂,后人在此筑白下城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元嘉二十年(443),“车驾于白下阅武”。即此。南朝齐、梁时为南瑯玡郡治。唐武德时改金陵县为白下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