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曲镇
即朱家曲镇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朱曲乡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 引《旧志》:“洧水于此回曲而东, 因名。”
在河南省尉氏县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朱曲,人口 3600。因村在河道弯曲处,朱姓居多,故名。旧名朱家曲。1958年建朱曲公社,1983年改乡,1997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花生。有农机修造、铸造、面粉、木材加工、化工、机械等厂。有公路西接开许公路。古迹有子产庙遗址。
即朱家曲镇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朱曲乡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 引《旧志》:“洧水于此回曲而东, 因名。”
在河南省尉氏县西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朱曲,人口 3600。因村在河道弯曲处,朱姓居多,故名。旧名朱家曲。1958年建朱曲公社,1983年改乡,1997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大豆、花生。有农机修造、铸造、面粉、木材加工、化工、机械等厂。有公路西接开许公路。古迹有子产庙遗址。
简称辽。1929年改奉天省置,省会在沈阳(今辽宁沈阳市)。取辽河流域安宁之意。当时之辖境西至山海关长城及柳条边墙与河北、热河接界,西北至科尔沁左翼中旗、科尔沁右翼前旗、科尔沁右翼后旗,与察哈尔、黑龙江
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。1931年9月,毛泽东、朱德指挥根据地军民粉碎敌人一、二、三次“围剿”后来此领导各项工作,巩固和发展了中央革命根据地。现有毛泽东和朱德
亦名望祭山。在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望祭山 “在 (吉林) 城西南九里。即温德亨山。高一百五十步,周五里。每岁春秋于此望祭长白山之神。雍正十 一年建望祭殿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
亦作新集。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新集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南有辛集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部。属程庄街道办事处。人口 6300。为原辛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相传北宋建村,初名青
元置,属天全招讨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麦崩乡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十七年(1280),“敕东西川发蒙古、汉军戍鱼通、黎、雅”。即此。后废。
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北部、黄河北岸山坳里。属青白石乡。人口910。村南有沟,沟南端有岩石显露,故称石沟。村以沟名。为兰州白兰瓜重要产地之一。有公路通市区。
①即今浙江宁波市西与鄞县界上段姚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绍兴府余姚县: 姚江 “经县南,又东为慈溪之前江”。②古东关水。即今四川渠江支流东河上源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 卷4: 前河 “自厅东二百里光头山
俗称将军寨。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宁远县: 荡寇将军垒“南齐以李道辨为南道开拓南蛮大使,筑垒于此”。
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大安山。以在安山下,故名。明、清时为安山闸,系运河中枢总汇之地。(1)在河北省昌黎县北部。面积80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山,人口 3120。因镇北安山得名
①春秋楚置,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。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(楚)靳向曰: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,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。”即此。秦属汉中郡。东汉建安末为上庸郡治。南朝梁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